“猶存薄俸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存薄俸沾”全詩
時人知不憙,野老未相嫌。
但酌清樽盡,猶存薄俸沾。
日西聞客至,更問酒家簾。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九日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三首》是蘇轍(蘇軾的弟弟)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菊與秋競,
白須隨日添。
時人知不憙,
野老未相嫌。
但酌清樽盡,
猶存薄俸沾。
日西聞客至,
更問酒家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九月九日為背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中的黃菊和秋天相互競爭,黃菊盛開,白色的胡須隨著時間逐漸增長。然而,時人并不理解這種美景,詩人卻不以為意。他將自己比作野老,寧愿與這野老一起分享這份寧靜與美好。
詩人繼續描述自己與野老共飲,喝盡了清澈的酒,但他的俸祿卻很微薄。這表明詩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然而他依然能夠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寧靜,與野老一同分享。他的內心豐富而寧靜,不受外部物質的困擾。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日落時聽到客人來訪的消息,他更加期待客人的到來,同時也詢問酒家的簾幕是否已經拉起。這表明詩人希望與友人共飲,分享這美好的時光。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對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在物質貧乏的情況下,詩人依然能夠從自然中獲得滿足和快樂的態度。同時,詩人也渴望與友人共享這份美好,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期待。
“猶存薄俸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sān shǒu
九日三首
huáng jú yǔ qiū jìng, bái xū suí rì tiān.
黃菊與秋競,白須隨日添。
shí rén zhī bù xī, yě lǎo wèi xiāng xián.
時人知不憙,野老未相嫌。
dàn zhuó qīng zūn jǐn, yóu cún báo fèng zhān.
但酌清樽盡,猶存薄俸沾。
rì xī wén kè zhì, gèng wèn jiǔ jiā lián.
日西聞客至,更問酒家簾。
“猶存薄俸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