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煙已斷未消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煙已斷未消時”全詩
幾度低頭疑墮落,青煙已斷未消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美人寒甚懶開扉,
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離}。
幾度低頭疑墮落,
青煙已斷未消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人因為寒冷而遲遲不愿打開房門,而金色的松花卻映襯出她的孤寂。詩人多次低頭凝思,擔心美人已經陷入困境,而青煙已經散去,意味著逝去的時光無法挽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美人和松花,展現了一種寂寞和無奈的情感氛圍。美人因為寒冷而不愿開門,呈現出一種抗拒現實的態度。而松花的金色則凸顯了美人的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反復低頭思索,表達出對美人遭遇的擔憂和憂慮,擔心她已經陷入了困境。青煙已斷未消時的描述,暗示著美人逝去的青春和時光已經無法挽回,給人一種深深的悲涼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人命運的擔憂與無奈。通過對美人、松花和青煙的描繪,展現了寂寞和時光流逝的主題,引發讀者對美、逝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蘇轍巧妙運用了對比手法,強化了詩詞的情感沖擊力,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哀愁和無奈。
“青煙已斷未消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máo jūn shāo sōng huā liù jué
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
měi rén hán shén lǎn kāi fēi, jīn zuò sōng huā chā mì shàng sì xià lí.
美人寒甚懶開扉,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離}。
jǐ dù dī tóu yí duò luò, qīng yān yǐ duàn wèi xiāo shí.
幾度低頭疑墮落,青煙已斷未消時。
“青煙已斷未消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