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蹉跎畏後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首蹉跎畏後生”全詩
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門歲晚不勝情。
黃岡俯仰成陳跡,白首蹉跎畏後生。
歸去且安南巷樂,莫看歌舞醉長檠。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謫官似我無歸計,
落第憐渠有屈聲。
握手天涯同一笑,
倚門歲晚不勝情。
黃岡俯仰成陳跡,
白首蹉跎畏后生。
歸去且安南巷樂,
莫看歌舞醉長檠。
中文譯文:
作為一名被貶謫的官員,我和你一樣無法預知歸程的計劃,
你的落第讓我憐憫,你的苦衷我能聽到。
我們握手相諾,盡管身處天涯,共同分享一笑,
我倚門而望,歲月漸晚,情感難以言表。
回首黃岡,過去的榮辱與掙扎已成為過去的痕跡,
如今我已經年老,對于后輩的成就感到羞愧和憂慮。
讓我們歸去,安享南巷的樂趣,
不要去看那些醉心于歌舞的長檠(長檠:指舞臺上的花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以自述和與友人子瞻、安節夜晚對話的形式表達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蘇轍自比為謫官,無法預知歸程的歸宿,而他對友人子瞻的落第感到同情,體現了對友人遭遇的關懷和體諒。他們握手相約,共同面對困境,盡管分處天涯,卻能彼此互相鼓勵,共同面對人生的苦難,表達了情感上的共鳴。
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倚門而望的情景,表達了歲月已逝、年華漸老的感慨,對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進行了思考。他回望黃岡,看到自己曾經的榮辱和掙扎已經成為過去的痕跡,對于自己的白發蒼蒼,對于后輩的成就感到自愧不如。這種對時間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體現了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思索。
最后,蘇轍呼喚歸去,安享南巷的樂趣,提醒自己要珍惜當下的幸福與快樂。他勸告友人不要去看那些追逐歌舞歡愉的場景,意味著不要迷失于虛榮和表面的快樂,而是要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人生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謫官的遭遇和歲月流轉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的關懷和對生命的短暫的思索,最終呼喚珍惜當下的幸福與快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人生價值。
“白首蹉跎畏後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yǔ ān jié yè zuò sān shǒu
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
zhé guān shì wǒ wú guī jì, luò dì lián qú yǒu qū shēng.
謫官似我無歸計,落第憐渠有屈聲。
wò shǒu tiān yá tóng yī xiào, yǐ mén suì wǎn bù shèng qíng.
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門歲晚不勝情。
huáng gāng fǔ yǎng chéng chén jī, bái shǒu cuō tuó wèi hòu shēng.
黃岡俯仰成陳跡,白首蹉跎畏後生。
guī qù qiě ān nán xiàng lè, mò kàn gē wǔ zuì zhǎng qíng.
歸去且安南巷樂,莫看歌舞醉長檠。
“白首蹉跎畏後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