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收金粉氣尤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旋收金粉氣尤清”全詩
浮花過眼無多日,勁節凌寒盡此生。
暗長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氣尤清。
長官不用求琴譜,但聽風吹作弄聲。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歙縣歲寒堂》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歙縣歲寒堂》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檻外甘堂錦繡屏,
長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過眼無多日,
勁節凌寒盡此生。
暗長茯苓根自大,
旋收金粉氣尤清。
長官不用求琴譜,
但聽風吹作弄聲。
譯文:
在窗外是甘甜而華麗的堂屋,屏風上繡著美麗的圖案。
那一棵高大的松樹,占據了這亭子的美名。
絢爛的花朵只能在眼前飄過,沒有持久的時日,
堅韌的枝節卻能經受住嚴寒,支撐一生。
暗自長成的茯苓根自有壯大的力量,
收拾整齊后的金粉氣息更加純凈。
官員們不需要尋求琴譜,
只需聽風吹過,即可奏出美妙的音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歙縣歲寒堂為背景,描繪了歲寒堂的景色和其中所蘊含的意境。作者通過描寫檻外甘堂錦繡屏和長松樹,展示了歲寒堂的美麗和獨特之處。檻外的甘堂錦繡屏所繡圖案的華麗與松樹的高大使得歲寒堂成為一個亭子中的瑰寶,獨樹一幟。
詩中提到浮花過眼無多日,強調了花朵的短暫,對比之下,長松卻能經受住嚴寒,展示了堅韌的品質。這種意象暗示了作者對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精神的贊美。
暗長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氣尤清,表達了歲寒堂內的寶貴之物,茯苓根的壯大和金粉的純凈,都是歲寒堂的珍貴之處。
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到長官不需要求琴譜,只需傾聽風聲,這是在表達歲寒堂所散發出的音樂之美。這里的琴譜象征著刻板的規則和束縛,傾聽風聲則是追求自由和自在的表現。這種意象與歲寒堂的自然和諧相得益彰。
總的來說,蘇轍通過描繪歲寒堂的景色和意境,表達了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并寄托了對自由和自在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蘇轍的才華和對自然之美的感悟。
“旋收金粉氣尤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 xiàn suì hán táng
歙縣歲寒堂
kǎn wài gān táng jǐn xiù píng, cháng sōng hé zhě shàn tíng míng.
檻外甘堂錦繡屏,長松何者擅亭名。
fú huā guò yǎn wú duō rì, jìn jié líng hán jǐn cǐ shēng.
浮花過眼無多日,勁節凌寒盡此生。
àn zhǎng fú líng gēn zì dà, xuán shōu jīn fěn qì yóu qīng.
暗長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氣尤清。
zhǎng guān bù yòng qiú qín pǔ, dàn tīng fēng chuī zuō nòng shēng.
長官不用求琴譜,但聽風吹作弄聲。
“旋收金粉氣尤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