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法蘋蘩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法蘋蘩在”全詩
存沒終無憾,哀榮兩得俱。
新封崇馬鬣,余福薦浮圖。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曾子宣郡太挽詞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曾子宣郡太挽詞二首》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安輿遍西北,丹旐歷江湖。
存沒終無憾,哀榮兩得俱。
新封崇馬鬣,余福薦浮圖。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曾子宣郡太的挽詞,表達了對曾子宣郡太的感慨和祝福。詩中提到了一些象征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曾子宣郡太的贊譽和對他未來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對每一句的具體賞析:
1. "安輿遍西北,丹旐歷江湖。"
這兩句描述了曾子宣郡太的行跡廣泛,他的影響力遍布整個西北地區,紅旗飄揚已經歷了江湖的考驗。這里的"安輿"指的是車馬,"丹旐"指的是紅旗,這些象征著曾子宣郡太的威望和成就。
2. "存沒終無憾,哀榮兩得俱。"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曾子宣郡太一生的評價。他的存亡對他本人來說并不重要,因為他在生死之間都能保持無憾的心態。他既能在悲哀中得到快樂,又能在榮耀中保持謙遜。
3. "新封崇馬鬣,余福薦浮圖。"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曾子宣郡太未來的祝福。"新封崇馬鬣"指的是曾子宣郡太被授予新的封號和高位,可以騎著崇高的馬匹,象征著他的榮譽和地位的提升。"余福薦浮圖"表示作者希望自己的祝福能夠成為曾子宣郡太未來發展的助力。
4.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這兩句描述了曾子宣郡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責任。"家法蘋蘩在"表示曾子宣郡太要繼承家族的家風家訓,繼續傳承家族的美德和責任。"空堂始一虞"表示曾子宣郡太要以自己的努力來填補家庭中的空缺,繼續家族的事業。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曾子宣郡太的贊譽和祝福,展現了作者對傳統家族觀念和價值觀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對曾子宣郡太未來發展的期望。
“家法蘋蘩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ēng zǐ xuān jùn tài wǎn cí èr shǒu
曾子宣郡太挽詞二首
ān yú biàn xī běi, dān zhào lì jiāng hú.
安輿遍西北,丹旐歷江湖。
cún méi zhōng wú hàn, āi róng liǎng de jù.
存沒終無憾,哀榮兩得俱。
xīn fēng chóng mǎ liè, yú fú jiàn fú tú.
新封崇馬鬣,余福薦浮圖。
jiā fǎ píng fán zài, kōng táng shǐ yī yú.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家法蘋蘩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