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泓凈無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泓凈無塵”全詩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應是眾水中,獨不容至潔。
涓涓自傾瀉,奕奕見清澈。
石泓凈無塵,中有三尺雪。
下為百丈溪,冷不受魚鱉。
脫衣浣中流,解我雙足熱。
樂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荊門惠泉》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門惠泉》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泉源何從來,山下長溪發。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泉水的源頭從何處來,從山下的長溪發源。
泉水自然而無所為,是誰讓它自然地涌出清冽。
茫茫九州地下,大水浮動著一片葉子。
所有的水都成為泉水,地下已無法容納。
應是眾水中,獨不容至潔。
涓涓自傾瀉,奕奕見清澈。
石泓凈無塵,中有三尺雪。
下為百丈溪,冷不受魚鱉。
它應該是眾多水中獨特而不可動搖的純潔。
泉水細細地傾瀉而出,明亮而清澈可見。
泉水中的石頭湖泊沒有一絲塵埃,泉水中有三尺深的雪。
下方是百丈深的溪流,寒冷到無法容納魚類和鱉。
脫衣浣中流,解我雙足熱。
樂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脫去衣物,洗滌其中的泉水,解除我的雙腳的燥熱。
泉水上的老人啊,快樂啊,即使在大旱之時也不會感到口渴。
《荊門惠泉》以描述一股清涼的泉水為主題,表達了泉水的純潔和清澈之美。詩詞通過對泉水的描繪,突出了泉水的自然本質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獨特性。作者通過對泉水的形象描寫,抒發了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的結合,以及對自然清新純潔之美的贊美。整首詩詞流暢自然,字句簡練而富有意境,給人一種清新、舒適的感覺。
“石泓凈無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én huì quán
荊門惠泉
quán yuán hé cóng lái, shān xià zhǎng xī fā.
泉源何従來,山下長溪發。
yóu rán běn wú yíng, shuí shǐ zì jī liè.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máng máng jiǔ dì dǐ, dà shuǐ fú yī yè.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shǐ shuǐ jiē wèi quán, dì yǐ bù shèng xiè.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yìng shì zhòng shuǐ zhōng, dú bù róng zhì jié.
應是眾水中,獨不容至潔。
juān juān zì qīng xiè, yì yì jiàn qīng chè.
涓涓自傾瀉,奕奕見清澈。
shí hóng jìng wú chén, zhōng yǒu sān chǐ xuě.
石泓凈無塵,中有三尺雪。
xià wèi bǎi zhàng xī, lěng bù shòu yú biē.
下為百丈溪,冷不受魚鱉。
tuō yī huàn zhōng liú, jiě wǒ shuāng zú rè.
脫衣浣中流,解我雙足熱。
lè zāi quán shàng wēng, dà hàn bù zhī kě.
樂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石泓凈無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