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鄙陋今人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人鄙陋今人笑”全詩
元日臨軒組綬新,君臣相顧無窮喜。
九鼎崢嶸夏禹余,八璽錯落古所無。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慣空驚呼。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八璽》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璽》是蘇轍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秦人一璽十五城,
百二十城當八璽。
元日臨軒組綬新,
君臣相顧無窮喜。
九鼎崢嶸夏禹余,
八璽錯落古所無。
古人鄙陋今人笑,
父老不慣空驚呼。
中文譯文:
秦王有一方璽,掌控十五座城池,
百二十座城池皆屬于八方璽。
新年的第一天,君臣們欣喜地互相凝視,
在朝堂上佩戴著嶄新的綬帶。
九鼎威嚴壯麗,延續著夏禹的傳統,
八方璽獨具錯落之美,是古代從未有過的。
古人品味簡陋,現代人嗤笑不屑,
老一輩的人們不習慣這種虛無的驚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歷史典故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的思考和對于過去與現實的對比。詩中描繪了秦王擁有一方璽,掌控著十五座城池,而八方璽則代表了百二十座城池。元日的早晨,君臣們在朝堂上互相歡喜地凝視著,佩戴著嶄新的綬帶,象征著新的開始。
接著,詩中描述了九鼎的威嚴和夏禹的傳統,與之相對應的八方璽則展現了錯落有致的美感,這是古代從未有過的。然而,古人對于這種美感的品味顯得簡陋,而現代人則以嗤笑不屑的態度對待。老一輩的人們對于這種變化感到不適,不習慣于這種虛無的驚呼。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古今,傳遞了作者對于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心態的觀察。它反映了作者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對于現實的感慨,同時表達了對于人們對于變化的接受度和適應能力的反思。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豐富的意境,讓讀者沉思歷史的延續和人性的變遷。
“古人鄙陋今人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xǐ
八璽
qín rén yī xǐ shí wǔ chéng, bǎi èr shí chéng dāng bā xǐ.
秦人一璽十五城,百二十城當八璽。
yuán rì lín xuān zǔ shòu xīn, jūn chén xiāng gù wú qióng xǐ.
元日臨軒組綬新,君臣相顧無窮喜。
jiǔ dǐng zhēng róng xià yǔ yú, bā xǐ cuò luò gǔ suǒ wú.
九鼎崢嶸夏禹余,八璽錯落古所無。
gǔ rén bǐ lòu jīn rén xiào, fù lǎo bù guàn kōng jīng hū.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慣空驚呼。
“古人鄙陋今人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