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歸夢刻飛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來歸夢刻飛鳧”全詩
似勝去年彭蠡口,雪封廬岳浪翻湖。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復賦河冰四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復賦河冰四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來臨,歸夢中刻畫著飛行的鳧鳥;
深夜之時,湍急的河水擁擠著船只。
宛如勝過去年的彭蠡湖畔,
雪封住了廬岳山,浪濤翻騰湖面。
詩意:
《復賦河冰四絕》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河水解凍后的景觀。詩中通過對鳧鳥飛行和河水流動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春天的到來。詩人以雪封廬岳、浪翻湖面的形象,形容了河水解凍后的澎湃氣勢,表達了春天帶來的變化和活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幾個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河水解凍的場景。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將鳧鳥飛行和河水流動與去年的彭蠡湖景以及廬岳山的雪封相對比,突出了今年春天的美好和河水解凍后的澎湃氣勢。這種對比使詩中的景物更加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詩人運用了獨特的修辭手法,如"歸夢刻飛鳧"和"夜半流澌擁舳艫",通過對春天和河水的形象化描寫,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和意境。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大自然的生機活力,給人一種輕盈、明快的感覺。
總之,蘇轍的《復賦河冰四絕》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巧妙的對比,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河水解凍后的澎湃景象,給讀者帶來愉悅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春來歸夢刻飛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fù hé bīng sì jué
復賦河冰四絕
chūn lái guī mèng kè fēi fú, yè bàn liú sī yōng zhú lú.
春來歸夢刻飛鳧,夜半流澌擁舳艫。
shì shèng qù nián péng lí kǒu, xuě fēng lú yuè làng fān hú.
似勝去年彭蠡口,雪封廬岳浪翻湖。
“春來歸夢刻飛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