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入九重人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馳入九重人不見”全詩
馳入九重人不見,金鈿翠羽落泥中。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秦虢夫人走馬圖二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秦虢夫人走馬圖二絕》是蘇轍所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朱幩玉勒控飛龍,
笑語喧嘩步驟同。
馳入九重人不見,
金鈿翠羽落泥中。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秦虢夫人走馬的場景為主題。詩人描述了一位美麗的女子騎著一匹飛龍般的駿馬,手持朱紅色的韁繩,腳踏著鑲滿寶石的馬鐙。她笑語喧嘩,與她的隨從們一同前進。然而,當她進入宮殿九重門后,她的身影卻消失了,只有她的金鈿和翠羽掉落在泥土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秦虢夫人騎馬的場景,展現了她的美麗和高貴。"朱幩玉勒控飛龍"形象地描繪了她手持紅色韁繩,腳踏寶石馬鐙的場景,彰顯了她的尊貴地位。"笑語喧嘩步驟同"表達了她與隨從們一同前行,氣勢磅礴的場面。然而,當她進入九重門后,她的身影卻消失了,只有她的金鈿和翠羽掉落在泥土中,這種轉折暗示了她在宮廷中的消失和失落。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一個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秦虢夫人的贊美和對封建宮廷生活的思考。詩中表現出了女子的騎馬之姿的華麗和壯美,展示了她的高貴和風采。同時,也透過最后兩句詩的轉折,暗示了她在宮廷中的命運和沉寂,反映了封建宮廷中權謀斗爭和女性地位的局限。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刻畫出了一個形象生動的場景,展示了蘇轍細膩的描寫技巧和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思考。
“馳入九重人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guó fū rén zǒu mǎ tú èr jué
秦虢夫人走馬圖二絕
zhū fén yù lēi kòng fēi lóng, xiào yǔ xuān huá bù zhòu tóng.
朱幩玉勒控飛龍,笑語喧嘩步驟同。
chí rù jiǔ zhòng rén bú jiàn, jīn diàn cuì yǔ luò ní zhōng.
馳入九重人不見,金鈿翠羽落泥中。
“馳入九重人不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