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信微風作密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舞信微風作密疏”全詩
積隨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風作密疏。
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飛鳥變舂鉏。
共驚天巧無能學,造物無心本亦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喜雪呈鮮于子駿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雪呈鮮于子駿三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繭紙鋪庭幾誤書,
楊花糝逕未春余。
積隨平野分高下,
舞信微風作密疏。
解使游人似姑射,
仍令飛鳥變舂鉏。
共驚天巧無能學,
造物無心本亦如。
中文譯文:
繭紙覆蓋在庭院的桌幾上,誤讀了幾頁書;
楊花散落在小路上,春天還未完全來臨;
積雪隨著平野地勢高低而分布,
舞動的雪花信號微弱,像是微風間的零星間隙。
這使得行人感覺自己像是姑射射箭的神射手,
也讓飛鳥的飛翔變得像是碾磨谷物的杵臼。
我們共同驚嘆于天地間的巧妙,卻無法學到其中的奧秘,
因為造物主并無特意,它本來就是如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雪的景象為主線,通過對雪花的視覺和感觸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嘆和對造物主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繪了繭紙覆蓋在桌幾上,誤讀幾頁書的情景,暗示了雪花的紛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困擾和打擾,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瑣碎之事的抱怨。
其次,詩中描述了楊花灑落在小路上,春天尚未完全到來,顯示了雪花的堅韌和春天的漸進,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感受。
然后,詩中提到積雪隨著平野地勢的高低而分布,舞動的雪花信號微弱,像是微風間的零星間隙。這一描寫展示了雪花的輕盈和飄逸,以及雪花與微風的交融,給人以寧靜和宜人的感受。
接著,詩中以意象的方式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行人感覺自己像是姑射射箭的神射手,飛鳥的飛翔則像是碾磨谷物的杵臼。這種對比將人與自然的活動相提并論,既強調了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也傳達了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態度。
最后,詩中點明了人類對天地間巧妙事物的欣賞和贊嘆,但也認識到這種巧妙并非可以完全學習和掌握的,因為造物主并無特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這種觀點表達了對宇宙之謎的思考和敬畏,揭示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能。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雪的描繪和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嘆和對宇宙之謎的思索。它呈現了雪花的美麗和飄逸,同時也展示了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和人類對天地間事物的敬畏。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意象和對比的手法,傳遞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和宇宙的思索與共鳴。
“舞信微風作密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xuě chéng xiān yú zi jùn sān shǒu
喜雪呈鮮于子駿三首
jiǎn zhǐ pù tíng jǐ wù shū, yáng huā sǎn jìng wèi chūn yú.
繭紙鋪庭幾誤書,楊花糝逕未春余。
jī suí píng yě fēn gāo xià, wǔ xìn wēi fēng zuò mì shū.
積隨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風作密疏。
jiě shǐ yóu rén shì gū shè, réng lìng fēi niǎo biàn chōng chú.
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飛鳥變舂鉏。
gòng jīng tiān qiǎo wú néng xué, zào wù wú xīn běn yì rú.
共驚天巧無能學,造物無心本亦如。
“舞信微風作密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