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惱嘉榮白發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懊惱嘉榮白發年”全詩
渭城朝雨今誰聽,砑鼓跳踉一破顏。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戲題三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題三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懊惱嘉榮白發年,
逢人依舊唱陽關。
渭城朝雨今誰聽,
砑鼓跳踉一破顏。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對時光流轉和自身衰老的懊惱之情。他感嘆自己年事已高,頭發已經變白,但他依舊唱著《陽關曲》迎接來訪的客人。然而,他疑惑著現在的渭城早晨的雨聲,是否還有人能夠欣賞這美妙的聲音。最后,他描述了他自己敲擊著砑鼓跳躍的情景,一時忘卻了年歲的衰老。
賞析:
《戲題三絕》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年老的懊惱之情。詩中的"懊惱嘉榮白發年"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白發的無奈和滄桑,同時也揭示了時光無情地帶走了他的青春。"逢人依舊唱陽關"一句,則表明了作者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熱情和才華,盡管歲月已經使他的容顏變老。"渭城朝雨今誰聽"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疑惑和無奈,他懷疑現在的人們是否還能夠欣賞到渭城早晨細雨的美妙。最后的"砑鼓跳踉一破顏"一句,則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自己在歡聲笑語中暫時忘卻年老的場景,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詞句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情感,通過對自身年老和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詞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對光陰流逝的無奈與思索,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于珍惜時間、珍惜生活的反思。
“懊惱嘉榮白發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tí sān jué
戲題三絕
ào nǎo jiā róng bái fà nián, féng rén yī jiù chàng yáng guān.
懊惱嘉榮白發年,逢人依舊唱陽關。
wèi chéng zhāo yǔ jīn shuí tīng, yà gǔ tiào liáng yī pò yán.
渭城朝雨今誰聽,砑鼓跳踉一破顏。
“懊惱嘉榮白發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