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詞人生不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第一詞人生不識”全詩
茅屋未完先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
新詩妙絕難為繼,高論微低得共陪。
第一詞人生不識,茲行尚喜揖君才。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定民宣德》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定民宣德》是蘇轍在宋代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在彭城寺壁上看詩,
與顏氏一起喝酒。
盡管茅屋還沒有完工,我卻先挖了一個池塘,
后來想起來應該在竹林中種上梅花。
新詩妙絕,難以超越,
我們的高論和平凡的見解相伴。
第一次見到你,我并不知道你是詞人,
現在我很高興與你相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和顏氏在彭城寺壁上閱讀古詩詞,邊喝酒邊談論詩詞創作的情景。蘇轍在詩中表達了對新詩的贊賞和對顏氏才華的敬佩之情。詩人在描述自己創作詩詞時,認為自己的高論與顏氏平凡的見解并存,而顏氏也因為此次相遇而獲得了蘇轍的贊譽。
賞析:
蘇轍以自然的筆調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古詩詞和詞人的熱愛和敬重。他在詩中提到了自己創作詩詞的經歷,同時也將自己的見解與顏氏的見解相比較,表現了對顏氏才華的認可。整首詩詞從古詩詞的欣賞到人生的相識,展示了蘇轍廣博的文化素養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力,也展現了他對自由自在的生活和詩意的追求。這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優美,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篇珍品。
“第一詞人生不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dìng mín xuān dé
次韻王定民宣德
péng chéng sì bì kàn shī lái, yán shì piáo zūn ǒu gòng kāi.
彭城寺壁看詩來,顏氏瓢樽偶共開。
máo wū wèi wán xiān záo zhǎo, zhú lín chéng hòu xiǎng yí méi.
茅屋未完先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
xīn shī miào jué nán wéi jì, gāo lùn wēi dī dé gòng péi.
新詩妙絕難為繼,高論微低得共陪。
dì yī cí rén shēng bù shí, zī xíng shàng xǐ yī jūn cái.
第一詞人生不識,茲行尚喜揖君才。
“第一詞人生不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