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石初成得賜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疊石初成得賜環”全詩
據鞍華岳旌旄里,回首淮山夢想間。
烽火日傳西塞靜,丘陵應伴壯心閑。
終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發運路昌衡淮見山堂》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發運路昌衡淮見山堂》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疊石初成得賜環,
疊石初成,得到了一片環境。
未應苔蘚上蒼顏。
然而還沒有長滿青苔和蘚苔,看上去還不夠古老。
據鞍華岳旌旄里,
站在華山岳上,看旗幟飄揚,
回首淮山夢想間。
回顧過去的夢想和淮山的景色。
烽火日傳西塞靜,
烽火傳遞到西塞,戰火平息,
丘陵應伴壯心閑。
丘陵山巒與壯志相伴,心境寧靜。
終南太白皆公有,
終南山和太白山都是公共的財富,
肯向庭中更作山。
愿意在自己的庭院里再造一座山。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詩人通過疊石、青苔、蘚苔等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古老環境的向往和對時光的感慨。他站在華山之巔,回首淮山,展望未來,表達了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和平的向往。詩人將丘陵山巒與壯志相連,表達了對寧靜與心靈自由的追求。最后,詩人表示愿意在自己的庭院中再造一座終南山,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創造力的展示。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對理想世界的追求相結合。它展示了蘇轍對古老環境、自然景物和理想境界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和平安寧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寧靜、自然,通過描繪山水和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疊石初成得賜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ā yùn lù chāng héng huái jiàn shān táng
次韻發運路昌衡淮見山堂
dié shí chū chéng dé cì huán, wèi yīng tái xiǎn shàng cāng yán.
疊石初成得賜環,未應苔蘚上蒼顏。
jù ān huá yuè jīng máo lǐ, huí shǒu huái shān mèng xiǎng jiān.
據鞍華岳旌旄里,回首淮山夢想間。
fēng huǒ rì chuán xī sāi jìng, qiū líng yīng bàn zhuàng xīn xián.
烽火日傳西塞靜,丘陵應伴壯心閑。
zhōng nán tài bái jiē gōng yǒu, kěn xiàng tíng zhōng gèng zuò shān.
終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疊石初成得賜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