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覺根塵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近覺根塵離”全詩
去住看人意,幽憂賴我無。
小園花草穢,陋巷犬羊俱。
近覺根塵離,忘言日益愚。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索居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索居三首》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他的隱居生活以及對世俗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索居非謫地,
垂老更窮途。
去住看人意,
幽憂賴我無。
小園花草穢,
陋巷犬羊俱。
近覺根塵離,
忘言日益愚。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蘇轍的隱居之志。他選擇離開繁華喧囂的世界,過一種簡樸的生活。"索居非謫地"表明他的隱居并非被貶斥到偏遠的地方,而是自愿選擇的。"垂老更窮途"表達了他隱居后境遇的艱難,不再追求世俗的富貴和榮華。
"去住看人意,幽憂賴我無"表明他不再受他人眼光的束縛,自由自在地選擇去或留。無論是在寂靜的隱居中還是在喧囂的塵世中,他都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淡泊。這是他擺脫幽憂的依托。
"小園花草穢,陋巷犬羊俱"描繪了他隱居的環境。他所居住的小園子里的花草已經疏于打理,變得凌亂而不美麗。他所處的巷子也陋矣,不過是犬羊共居的簡陋之地。這種環境的貧瘠和凋敝與他內心淡泊的態度相呼應。
"近覺根塵離,忘言日益愚"表明他隱居后逐漸遠離塵世的紛擾,身心愈發平靜。他已經不再關心世俗的名利,不再言談世事,變得愚笨而淡薄。這種愚笨并非愚昧無知,而是對世事的淡漠和超脫。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追求內心寧靜和擺脫塵世紛擾的隱居心態。他選擇了一個簡樸的生活環境,遠離喧囂與紛擾,以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淡泊。詩意清新雅致,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隱居生活的向往。
“近覺根塵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jū sān shǒu
索居三首
suǒ jū fēi zhé dì, chuí lǎo gèng qióng tú.
索居非謫地,垂老更窮途。
qù zhù kàn rén yì, yōu yōu lài wǒ wú.
去住看人意,幽憂賴我無。
xiǎo yuán huā cǎo huì, lòu xiàng quǎn yáng jù.
小園花草穢,陋巷犬羊俱。
jìn jué gēn chén lí, wàng yán rì yì yú.
近覺根塵離,忘言日益愚。
“近覺根塵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