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舂紅稻始經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旋舂紅稻始經鎌”全詩
無慕無營人自樂,莫將西子愧無鹽。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山村五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山村五絕》是蘇轍所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簡單而快樂的鄉村生活場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旋舂紅稻始經鎌,
新煮黃雞取次甜。
無慕無營人自樂,
莫將西子愧無鹽。
譯文:
快速舂碾紅色稻谷經過鎌刀,
新鮮煮熟的黃雞再次變得美味。
沒有功利心,沒有經營之憂,人們自我享樂,
不要讓西子(美女)感到愧疚沒有鹽。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鄉村生活中的平凡事物,表達了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贊美和對現實的領悟。詩中的紅稻、黃雞等都是鄉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但作者通過描繪它們的加工和烹飪過程,將平凡的事物賦予了美好的意義。詩人不僅欣賞自然中的美味食物,也強調了追求簡單快樂的生活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鄉村生活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純樸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功利的超越。首句描述了舂碾紅稻的場景,通過動詞"旋舂"和"經過鎌刀"展示了繁忙而快速的生活節奏。第二句中,新鮮煮熟的黃雞被再次提及,形容其味道的美好,暗示了生活的喜悅和滿足。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人們在簡單生活中的快樂和自得,沒有追求功利和經營之憂,強調了追求內心滿足和感受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以"莫將西子愧無鹽"來結尾,意味著即使是美麗的西子也不會因為沒有鹽而感到愧疚,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簡單生活中不必過分追求物質財富和享受。
總體而言,這首詩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對簡單生活的向往和珍視,提醒人們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中,要保持內心的寧靜與滿足,追求真正的快樂和生活的意義。
“旋舂紅稻始經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shān cūn wǔ jué
次韻子瞻山村五絕
xuán chōng hóng dào shǐ jīng lián, xīn zhǔ huáng jī qǔ cì tián.
旋舂紅稻始經鎌,新煮黃雞取次甜。
wú mù wú yíng rén zì lè, mò jiāng xī zǐ kuì wú yán.
無慕無營人自樂,莫將西子愧無鹽。
“旋舂紅稻始經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