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峰行盡猶未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峰行盡猶未歸”全詩
數峰行盡猶未歸,寂寞經聲竹陰暮。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過仙游寺》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仙游寺》是唐代盧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方下方雪中路,
白云流水如閑步。
數峰行盡猶未歸,
寂寞經聲竹陰暮。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作者游歷寺廟的景象為主題。詩中通過描寫上下山路上的雪景、白云和流水的美景,以及行走在山峰間的旅行者未歸的情景,展現了一種寂寞而寧靜的氛圍。最后兩句描述了黃昏時分,在竹林的陰影下,只有寺廟里的經聲回蕩,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凄涼的色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寺的冬日景象。上山下山的雪路,讓人感受到寒冷和孤寂,但與此同時,白云和流水的自然景觀卻給人帶來一種閑適的感覺。詩人通過“上方下方”和“如閑步”這樣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與人的心境之間的和諧與共鳴。
詩的后兩句則表現了一種寺廟的寂靜與孤獨感。行走在山峰間的旅行者雖然已經走了很久,但似乎還未歸去。最后一句中的“寂寞經聲竹陰暮”給人以一種靜寂的感覺,唯有寺廟中佛經的誦讀聲在竹林的陰影下回蕩。這種凄涼的景象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與自然景色相輔相成。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的情感為線索,通過對季節、山水和寺廟的描寫,創造了一種幽靜、靜謐的意境,使讀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人情境的深入感悟,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境界。
“數峰行盡猶未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xiān yóu sì
過仙游寺
shàng fāng xià fāng xuě zhōng lù, bái yún liú shuǐ rú xián bù.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閑步。
shù fēng xíng jǐn yóu wèi guī, jì mò jīng shēng zhú yīn mù.
數峰行盡猶未歸,寂寞經聲竹陰暮。
“數峰行盡猶未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