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何處是歸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江何處是歸期”全詩
上得龍門還失浪,九江何處是歸期。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蓮花影里暫相離,
才出浮萍值罟師。
上得龍門還失浪,
九江何處是歸期。
詩意:
這首詩詞以小魚的視角來表達作者對離散和迷失的心情。小魚在蓮花的陰影下暫時與伙伴分離,剛剛游出水面就遭遇了漁網的困擾。即使成功越過了龍門(瀑布),卻又失去了原本的方向,不知道九江(大江之一)在哪里,也不知道何時能夠找到歸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小魚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離散和迷失的思考。蓮花影里相離,暗示著世間的離散和分別,無論是物理上的分離還是情感上的別離。小魚才剛剛出現在水面上,就遭遇了罟師(漁夫)的陷阱,這體現了人們在面對新環境、新挑戰時可能會遭遇到的困境和阻礙。
詩中的龍門象征著人生的關卡和難題,成功越過龍門代表克服困難和取得進展;然而,詩中的小魚卻因此失去了原本的方向,不知道歸宿何在,這揭示了人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可能會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未來的茫然不知。九江作為大江之一,代表著未知的前方和未來的歸宿。詩詞以短小精煉的語言給人一種迷茫和無措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困惑。
整首詩詞通過小魚的經歷,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離散、迷失和未知的感受,反映了人們在面對挑戰和抉擇時所面臨的困境和迷茫。
“九江何處是歸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yú yǒng jì jīng zhōu yáng shì láng
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
lián huā yǐng lǐ zàn xiāng lí, cái chū fú píng zhí gǔ shī.
蓮花影里暫相離,才出浮萍值罟師。
shàng dé lóng mén hái shī làng, jiǔ jiāng hé chǔ shì guī qī.
上得龍門還失浪,九江何處是歸期。
“九江何處是歸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