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有道人迎客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有道人迎客笑”全詩
當道沙塵類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觀形隨阜飲溪鹿,云氣侵山食葉蠶。
猶有道人迎客笑,白須黃袖豈非聃。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五郡》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郡》是蘇轍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蜀人不相信秦川美好,
他們吃蔗甜度還未及甘。
當道上的沙塵像河北一樣,
靠山水竹子看起來像江南。
山阜上看到飲水的鹿,
云氣彌漫山間,蠶蟲吃著葉子。
仍有道人迎接客人微笑,
白須黃袖豈不是老聃?
詩意:
《五郡》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秦川和蜀地的不同景觀和人文風情。蜀地的人民不相信秦川的美景,覺得那里并不如他們所說的那么好。他們吃的蔗甜度還遠不及蜀地的蔗甜美。然而,在道路上的沙塵卻與河北地區一樣多,山水和竹子的景色卻與江南相似。在山坡上可以看到飲水的鹿,云氣彌漫在山間,蠶蟲吃著樹葉。最后,還有一位道士迎接客人微笑,他的白須和黃袖豈不是老聃(指老子)的特征?
賞析:
蘇轍通過對秦川和蜀地的對比,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景色和文化特色。詩中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蜀地的山水竹林和蜀人的生活情景,同時也暗示了蜀人對本土的熱愛與自豪感。他們不輕信外界對秦川的美好描述,認為自己的家鄉更為優越。而最后提到的道人,可能是蘇轍自己的形象,他以笑容迎接客人,展現了蜀地人民淳樸熱情的風貌。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對比,表達了對蜀地的喜愛和自豪感,同時也展示了蘇轍對人文風情的關注和對道家哲學的敬仰。
“猶有道人迎客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jùn
五郡
shǔ rén bù xìn qín chuān hǎo, shí zhè cóng shāo wèi jí gān.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従梢未及甘。
dāng dào shā chén lèi hé běi, yī shān shuǐ zhú shì jiāng nán.
當道沙塵類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guān xíng suí fù yǐn xī lù, yún qì qīn shān shí yè cán.
觀形隨阜飲溪鹿,云氣侵山食葉蠶。
yóu yǒu dào rén yíng kè xiào, bái xū huáng xiù qǐ fēi dān.
猶有道人迎客笑,白須黃袖豈非聃。
“猶有道人迎客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