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道吾公挽不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道吾公挽不來”全詩
吏民再見雞棲乘,猶道吾公挽不來。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施君既去復以事還戲贈》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施君既去復以事還戲贈》是蘇轍創作的宋代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令尹西行去又回,
西湖重把舊樽罍。
吏民再見雞棲乘,
猶道吾公挽不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的離別和回歸。詩中的“令尹”是指高官,他離開了西行,然后又回來。他在西湖重拿起了以前的酒杯和酒罍,意味著他回到了熟悉的環境中。然而,盡管他回來了,當地的人們仍然認為他無法挽回過去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一個官員的離別和歸來,表達了人事變遷的無常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令尹的離別和回歸情景刻畫得深情而真實。詩中的“西湖”象征著美好和富有詩意的環境,而“舊樽罍”則是過去時光的象征。通過描繪令尹重拿起舊樽罍,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珍惜。
詩的最后兩句“吏民再見雞棲乘,猶道吾公挽不來”,表明盡管令尹回來了,但人們仍然認為他無法恢復過去的輝煌和權勢。這句話暗示了人事無常的現實和權力的脆弱。詩人通過對令尹的離別和回歸的描寫,讓人們思考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以及權力的虛幻和不可持久。
整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官員離別和回歸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索。它既有情感的表達,又有深刻的哲理含義,體現了蘇轍獨特的詩詞才華。
“猶道吾公挽不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jūn jì qù fù yǐ shì hái xì zèng
施君既去復以事還戲贈
lìng yǐn xī xíng qù yòu huí, xī hú zhòng bǎ jiù zūn léi.
令尹西行去又回,西湖重把舊樽罍。
lì mín zài jiàn jī qī chéng, yóu dào wú gōng wǎn bù lái.
吏民再見雞棲乘,猶道吾公挽不來。
“猶道吾公挽不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