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生筍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年生筍遍”全詩
欲補園東缺,欣乘雨後涼。
三年生筍遍,一徑引風長。
但恐翁彌老,筇枝懶復將。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移竹》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移竹》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陰竹蒙密,板筑念相妨。
欲補園東缺,欣乘雨后涼。
三年生筍遍,一徑引風長。
但恐翁彌老,筇枝懶復將。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竹子的移植為主題。詩人觀察到墻陰處的竹子茂密生長,卻受到圍墻的阻礙。他希望將這些竹子移植到園子的東側,填補那里的空缺。他欣喜地看到雨后的涼爽天氣,認為這是一個適合移植竹子的時機。竹子已經生長了三年,竹筍遍布,只需沿著一條小徑引導風兒吹拂,就能長得更加茂盛。然而,詩人擔心自己的父親年紀漸長,可能沒有力氣再進行這樣的勞作。
賞析:
《移竹》通過描繪竹子的移植過程,抒發了詩人對園林的熱愛和對父親的思念之情。詩中的竹子象征著生命的生長和延續,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家庭和傳統的珍視。墻陰處的竹子茂密蒙密,暗示著園子未被充分利用,需要進行補充和完善。詩人的心思和勞作都集中在這個細小的園東缺口上,顯示了他對園林的細致關注和精心打理的態度。
詩中的雨后涼爽天氣給了詩人移植竹子的機會,表達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喜愛之情。竹子生長茂盛,生命力旺盛,象征著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希望。他希望通過移植竹子,讓它們在新的環境中生長茁壯,也象征著他對家庭和傳統的傳承和發揚。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父親的牽掛和擔憂。翁彌老一詞暗示著詩人的父親年事已高,筇枝懶復將則表達了詩人對父親勞作疲憊的擔心。詩人希望盡快完成竹子的移植工作,以免給父親增添負擔。
《移竹》通過描寫竹子的移植過程,以及詩人對園林、自然和家庭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蘇轍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之美的感悟。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富有意象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生命、家庭和傳統的珍視和關懷。
“三年生筍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zhú
移竹
qiáng yīn zhú méng mì, bǎn zhù niàn xiāng fáng.
墻陰竹蒙密,板筑念相妨。
yù bǔ yuán dōng quē, xīn chéng yǔ hòu liáng.
欲補園東缺,欣乘雨後涼。
sān nián shēng sǔn biàn, yī jìng yǐn fēng zhǎng.
三年生筍遍,一徑引風長。
dàn kǒng wēng mí lǎo, qióng zhī lǎn fù jiāng.
但恐翁彌老,筇枝懶復將。
“三年生筍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