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何堪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去何堪遠”全詩
舉目是陳事,滿城無至親。
身從喪日病,家自儉年貧。
此去何堪遠,遺孤在舊鄰。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李方東歸(即故李校書端親弟)》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送李方東歸(即故李校書端親弟)
別離之際,幾位故友共同悲傷,流淚之間彼此的巾已經濕透。
眼中所見,都是陳舊的事物,城中沒有一個至親。
我因為喪事而身體虛弱,家中又缺錢缺糧,日子過得很貧苦。
如今你要離去,我真不知如何應對,只能寄殘念于舊鄰的孤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盧綸送別故交李方的作品,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故友離去的惋惜之情。詩人和李方都身處困境,失去了親人,家庭也經濟拮據。詩人感慨萬分,不舍得李方離去,擔心他前路的艱難。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的家鄉,暗示李方在離別后仍然會有人關心他。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好友離開的哀傷之情。通過作者的悲悼和憂慮,展現了人際之間的情感紐帶,體現了友情的可貴。整首詩篇簡短,情感深沉,讀來令人唏噓不已。
“此去何堪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fāng dōng guī jí gù lǐ jiào shū duān qīn dì
送李方東歸(即故李校書端親弟)
gù jiāo sān sì rén, wén bié gòng zhān jīn.
故交三四人,聞別共沾巾。
jǔ mù shì chén shì, mǎn chéng wú zhì qīn.
舉目是陳事,滿城無至親。
shēn cóng sàng rì bìng, jiā zì jiǎn nián pín.
身從喪日病,家自儉年貧。
cǐ qù hé kān yuǎn, yí gū zài jiù lín.
此去何堪遠,遺孤在舊鄰。
“此去何堪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