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閣晴曦射疏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閣晴曦射疏牖”全詩
高閣晴曦射疏牖,虛堂潤氣徹華茵。
墊馀巾角曾衝雨,晦盡琴徽旋拂塵。
楚澤潦收湖水白,歸舟遙憶洞庭人。
分類: 秋霽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次韻和表弟張湜秋霽之什》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表弟張湜秋霽之什》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輕飚習習起青蘋,
微風習習吹拂著青蓮葉,
宿霧全開霽色新。
夜晚的霧氣完全散開,露出了清新的天空。
高閣晴曦射疏牖,
高樓的陽光透過稀疏的窗戶照射進來,
虛堂潤氣徹華茵。
空堂里的空氣濕潤,透過華茵(華麗的床席)傳遞。
墊馀巾角曾沖雨,
把濕巾角壓在雨中,
晦盡琴徽旋拂塵。
陰暗的琴徽已經拂去塵埃。
楚澤潦收湖水白,
楚國的澤地收了潮水,湖水變得清澈如白玉,
歸舟遙憶洞庭人。
回船上,遙想起洞庭湖的人。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清晨的景色和氣氛。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清晨微風吹拂蓮葉、宿霧消散帶來的新鮮感。高樓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空氣濕潤,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詩中還提到了用濕巾角擦去琴徽上的塵埃,展示了作者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細節的關注。最后,以楚國澤地收潮和回船的情景,引發了對故鄉洞庭湖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清晨的秋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色和富有意境的遣詞造句,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鄉愁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和情感共鳴。
“高閣晴曦射疏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biǎo dì zhāng shí qiū jì zhī shén
次韻和表弟張湜秋霽之什
qīng biāo xí xí qǐ qīng píng, sù wù quán kāi jì sè xīn.
輕飚習習起青蘋,宿霧全開霽色新。
gāo gé qíng xī shè shū yǒu, xū táng rùn qì chè huá yīn.
高閣晴曦射疏牖,虛堂潤氣徹華茵。
diàn yú jīn jiǎo céng chōng yǔ, huì jǐn qín huī xuán fú chén.
墊馀巾角曾衝雨,晦盡琴徽旋拂塵。
chǔ zé lǎo shōu hú shuǐ bái, guī zhōu yáo yì dòng tíng rén.
楚澤潦收湖水白,歸舟遙憶洞庭人。
“高閣晴曦射疏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