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驚寂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故驚寂寞”全詩
君平獨西南,抗顏觀寥廓。
無猜到沉冥,有故驚寂寞。
用心豈心殊,拘肆事終各。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詠史二首》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詠史二首》
子云無由歸,
俯首天祿閣。
君平獨西南,
抗顏觀寥廓。
無猜到沉冥,
有故驚寂寞。
用心豈心殊,
拘肆事終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詠史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首先,詩的開頭寫到“子云無由歸”,意指子云無法回到原來的地方,象征了時光的流逝和無法回到過去的無奈。接著,詩中提到“君平獨西南”,這里的“君平”指的是當時的皇帝,而“西南”則代表了邊疆地區,描繪了君主獨自統治邊疆的情景。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傳達了君主的孤獨和國家的遼闊廣袤。
接下來的幾句寫到“無猜到沉冥,有故驚寂寞”,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對過去的無知和對歷史的遺忘感到惋惜和寂寞。這種寂寞不僅僅是個人的寂寞,更是對于歷史的寂寞和無聲的悲嘆。
最后兩句“用心豈心殊,拘肆事終各”,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命運和人生選擇的思考。作者認為,用心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是被局限在官場的人還是追求自由的人,最終都會有各自的命運和結局。這種思考反映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于人類命運的思索。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深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歷史、命運和人性的描繪,傳達了一種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有故驚寂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èr shǒu
詠史二首
zi yún wú yóu guī, fǔ shǒu tiān lù gé.
子云無由歸,俯首天祿閣。
jūn píng dú xī nán, kàng yán guān liáo kuò.
君平獨西南,抗顏觀寥廓。
wú cāi dào chén míng, yǒu gù jīng jì mò.
無猜到沉冥,有故驚寂寞。
yòng xīn qǐ xīn shū, jū sì shì zhōng gè.
用心豈心殊,拘肆事終各。
“有故驚寂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