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傾頓使形跡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傾頓使形跡空”全詩
夷吾鮑叔貧賤間,分財亦不辭多取。
相傾頓使形跡空,素定已各肝膽許。
世間未信亦論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論交》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論交》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德操龐公林下時,
入門豈復知客主。
夷吾鮑叔貧賤間,
分財亦不辭多取。
相傾頓使形跡空,
素定已各肝膽許。
世間未信亦論交,
得失秋毫有乖忤。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交往的主題。它通過描繪一些具體的情景和人物,表達了作者對真正的友誼和交往的看法。作者認為,真正的友誼不在乎地位貴賤,也不在乎財富的多少。相反,真正的交往需要相互信任,彼此坦誠相待,甚至愿意為對方承擔風險。作者認為,在現實世界中,真正的友誼很少見,因為人們往往只追求個人利益,缺乏真誠和信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不同人物的描寫來表達作者的觀點。首先,作者提到了龐公林,龐公是指龐德公,他是歷史上一位非常有德行的人物。作者以龐公為例,表達了真正的友誼不在乎地位和身份的觀點。接著,作者提到了夷吾和鮑叔,他們是兩位貧賤的朋友,但他們之間的交往并不受貧賤的限制。他們愿意相互幫助,甚至不計較財富的多少。這進一步強調了真正友誼的本質。
在詩的結尾,作者指出真正的友誼在現實世界中很難找到。他說世間未信亦論交,意味著人們在交往中往往缺乏真誠和信任。作者認為,許多人只追求個人的得失,而不愿意為他人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是一種對人際關系現實的反思和批判。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真正友誼和交往的理解。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真誠的友誼,相互信任和支持,而不是只追求個人的利益。
“相傾頓使形跡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n jiāo
論交
dé cāo páng gōng lín xià shí, rù mén qǐ fù zhī kè zhǔ.
德操龐公林下時,入門豈復知客主。
yí wú bào shū pín jiàn jiān, fēn cái yì bù cí duō qǔ.
夷吾鮑叔貧賤間,分財亦不辭多取。
xiāng qīng dùn shǐ xíng jī kōng, sù dìng yǐ gè gān dǎn xǔ.
相傾頓使形跡空,素定已各肝膽許。
shì jiān wèi xìn yì lùn jiāo, dé shī qiū háo yǒu guāi wǔ.
世間未信亦論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相傾頓使形跡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