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人間不知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滿人間不知主”全詩
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班春亭》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班春亭》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詩歌之一。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亭嘗自絕浮埃,
山路輝光五馬來。
春滿人間不知主,
誰言爐冶此中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亭的景象,以及春天的到來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和繁榮。詩人通過描寫山亭中的景色,表達了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對春天的贊美。然而,詩人也提出了一個反問,質疑人們是否真正理解春天的本質和意義。
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亭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亭的清幽和獨特之處,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詩中的“嘗自絕浮埃”表明山亭地處幽靜之地,遠離塵囂和浮躁,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而“山路輝光五馬來”則描繪了春天的到來,山路上的光芒照耀著五匹馬,象征著春天的繁榮和生機。
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發出了質疑。他說“春滿人間不知主”,指出人們對于春天的真正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夠深刻。他進一步問道“誰言爐冶此中開”,質疑人們是否真正理解春天的本質和意義。這種質疑呈現出一種對于人們盲目追求物質繁榮而忽視內在價值的批判。詩人希望人們能夠從自然中獲得更深層次的啟示,去追尋內心的寧靜和真實的快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山亭和春天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對人們對春天的理解和追求的反思。它呈現了一種超越物質欲望,追求內心寧靜和真實快樂的思考和呼喚。
“春滿人間不知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chú zhōu jiǔ yǒng jiǔ shǒu bān chūn tíng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班春亭
shān tíng cháng zì jué fú āi, shān lù huī guāng wǔ mǎ lái.
山亭嘗自絕浮埃,山路輝光五馬來。
chūn mǎn rén jiān bù zhī zhǔ, shuí yán lú yě cǐ zhōng kāi.
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春滿人間不知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