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先看牡丹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車先看牡丹花”全詩
誰料浮休癡處士,下車先看牡丹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春不識桃李面,
四月無鶯但老鴉。
誰料浮休癡處士,
下車先看牡丹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士人的情景。在三個春天里,他沒有見到桃花和李花的盛開,四月里只有老鴉的叫聲。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看似游蕩的愚人,卻在下車之前先去欣賞牡丹花。
賞析:
這首詩以季節景物為背景,表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開篇寫道,“三春不識桃李面”,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的失望和無奈,暗示著他在歲月的流轉中錯過了桃花和李花的美麗。接著,“四月無鶯但老鴉”,將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與老鴉的沉悶形成對比,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詩句轉折出人意料,“誰料浮休癡處士,下車先看牡丹花”。這位被人們認為游蕩愚昧的處士卻先去欣賞牡丹花。這里的“浮休癡處士”可以理解為一個表面上游蕩無所事事的人,但其實他內心深處有著自己的追求和品味。通過“下車先看牡丹花”,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牡丹花的喜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人們應當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寫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通過描繪季節景物和處士的行為,傳達了對美的追求和珍惜生活的態度。同時,詩中的轉折也使人感到意外,展示了作者的獨特眼光和對常規觀念的沖破,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車先看牡丹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ǔ lǐ yǔ yǐ jǐ yǔ zú chéng èr jué
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
sān chūn bù shí táo lǐ miàn, sì yuè wú yīng dàn lǎo yā.
三春不識桃李面,四月無鶯但老鴉。
shuí liào fú xiū chī chǔ shì, xià chē xiān kàn mǔ dān huā.
誰料浮休癡處士,下車先看牡丹花。
“下車先看牡丹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