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酒不滿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酒不滿意”全詩
紅銀鞍勒青油韁,左牽黃犬右擎蒼。
朝從灞陵獵,暮宿投平康。
使酒不滿意,按劍叱天狼。
今年明年一如此,后年不覺發成霜。
扶肩策杖出門行,抱子弄孫樓上坐。
忽然涕淚滿衣襟,為見驊騮面前過。
分類: 紫騮馬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紫騮馬》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紫騮馬·紫騮馬》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騮馬,白面郎。
紅銀鞍勒青油韁,左牽黃犬右擎蒼。
朝從灞陵獵,暮宿投平康。
使酒不滿意,按劍叱天狼。
今年明年一如此,后年不覺發成霜。
扶肩策杖出門行,抱子弄孫樓上坐。
忽然涕淚滿衣襟,為見驊騮面前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邊塞將士的英勇形象和豪情。詩中的紫騮馬和白面郎指的是一位英俊勇猛的將領。
詩的第一句“紫騮馬,白面郎”直接點明了主題,紫騮馬和白面郎都象征著英雄形象,紫騮馬代表了忠誠和堅定,白面郎則代表了英俊和勇猛。
接下來的描寫展現了將領的英武風采。紅銀鞍、青油韁,左牽黃犬、右擎蒼,生動地描繪了將領駕馭紫騮馬的場景,顯示了其威猛的形象。
第三、四句表現了將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他從灞陵出發,參加獵狩,一直到夜晚投宿在平康。這里的灞陵和平康都是古代的地名,暗示了將領所處的邊塞環境。
接下來的兩句“使酒不滿意,按劍叱天狼”表現了將領的豪情和對英雄事業的追求。他不滿足于平凡的生活,希望能有更大的作為。按劍叱天狼象征著將領的英勇和決心。
詩的最后一部分表現了將領的家庭生活。他以扶杖出門,抱子弄孫,樓上坐著,展現了將領平日里的閑暇生活。然而,最后兩句“忽然涕淚滿衣襟,為見驊騮面前過”卻表現了將領內心的情感。看到紫騮馬的面前,將領忍不住淚水涌上心頭,可能是因為對將來的不確定和對戰爭的思念。
整首詩詞通過對將領形象和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將領的豪情壯志和對家庭的眷戀之情,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和對戰爭的思考。同時,通過紫騮馬和白面郎的象征意義,詩詞也呈現出了將領的英雄形象。
“使酒不滿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ǐ liú mǎ
紫騮馬
zǐ liú mǎ, bái miàn láng.
紫騮馬,白面郎。
hóng yín ān lēi qīng yóu jiāng, zuǒ qiān huáng quǎn yòu qíng cāng.
紅銀鞍勒青油韁,左牽黃犬右擎蒼。
cháo cóng bà líng liè, mù sù tóu píng kāng.
朝從灞陵獵,暮宿投平康。
shǐ jiǔ bù mǎn yì, àn jiàn chì tiān láng.
使酒不滿意,按劍叱天狼。
jīn nián míng nián yī rú cǐ, hòu nián bù jué fā chéng shuāng.
今年明年一如此,后年不覺發成霜。
fú jiān cè zhàng chū mén xíng, bào zǐ nòng sūn lóu shàng zuò.
扶肩策杖出門行,抱子弄孫樓上坐。
hū rán tì lèi mǎn yī jīn, wèi jiàn huá liú miàn qián guò.
忽然涕淚滿衣襟,為見驊騮面前過。
“使酒不滿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