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一架已離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前一架已離披”全詩
要待明年春盡后,臨風三嗅寄相思。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木香花》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香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前一架已離披,
莫折長枝折短枝。
要待明年春盡后,
臨風三嗅寄相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詩人在庭院中觀賞一架木香花,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詩人勸告讀者不要折斷那些長長的花枝或者剪短花枝,而是要等到明年春天過去之后,再來感受這花的香氣。他希望在微風中聞到這花的香氣,以此代表他寄托給遠方的愛人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和愛情的感悟。首句"庭前一架已離披"描繪了花架上的花已經凋謝,凋零的景象讓人感到一絲凄涼。接著,詩人警告讀者不要傷害花朵,用"莫折長枝折短枝"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的態度。他希望讀者能夠等到明年春天,當這些花重新開放時再去欣賞。這種耐心和對自然周期的理解體現了作者的深情和對生命的獨特感悟。
最后兩句"要待明年春盡后,臨風三嗅寄相思"表達了作者對遠方愛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在明年的春天過去之后,在微風中聞到木香花的香氣,以此向遠方的愛人傳遞思念之情。這種借物抒懷的手法使得詩中的木香花成為了作者與愛人之間的紐帶,既凸顯了作者對愛情的深情厚意,又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
總之,這首《木香花》通過對木香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對愛情的思念之情。通過簡潔而深情的語言,詩人向讀者展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愛情的追求。
“庭前一架已離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xiāng huā
木香花
tíng qián yī jià yǐ lí pī, mò zhé zhǎng zhī zhé duǎn zhī.
庭前一架已離披,莫折長枝折短枝。
yào dài míng nián chūn jǐn hòu, lín fēng sān xiù jì xiāng sī.
要待明年春盡后,臨風三嗅寄相思。
“庭前一架已離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