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臺便歸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遍天臺便歸好”全詩
不獨官資如令祖,更將學術付賢孫。
上供旋搗新禾米,行部時驚舊水痕。
游遍天臺便歸好,喬松翠竹滿青門。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送比部孫郎中將漕二浙》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張舜民所作的《送比部孫郎中將漕二浙》。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前朝使節擁朱軒,
乃是君家小狀元。
不獨官資如令祖,
更將學術付賢孫。
上供旋搗新禾米,
行部時驚舊水痕。
游遍天臺便歸好,
喬松翠竹滿青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比部孫郎中將漕二浙
前朝的使節護送著朱軒,
他是貴族家庭的小狀元。
不僅僅是依靠家世背景,
更是將學術托付給賢孫。
為了上供,他親自磨搗著新的稻米,
在行部時,他驚訝地看到了舊時的水痕。
他游遍了天臺,心情舒暢地歸來,
高大的松樹和翠綠的竹子滿布在青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送別比部孫郎中將前往浙江和江蘇地區的漕運工作。詩中以朱軒為引子,描繪了他是一個出身于貴族家庭,同時也是小狀元的才子。詩人贊揚了他不僅僅依靠家世背景,更是將學術托付給賢孫,顯示了他的才華和學識。
詩中提到了他為了上供,親自磨搗新的稻米,這顯示了他的勤奮和細致。行部時,他驚訝地看到了舊時的水痕,這可能暗示著他在舊時的漕運工作中發現了問題或者變遷,引發了他的思考和觸動。
最后,詩人描繪了他游遍了天臺,心情舒暢地歸來,高大的松樹和翠綠的竹子滿布在青門。這里的天臺可能指的是景點天臺山,表達了他在旅途中的愉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朱軒的背景和漕運工作的細節,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并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增添了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氛圍。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的朱軒的敬仰和祝福之情。
“游遍天臺便歸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ǐ bù sūn láng zhōng jiàng cáo èr zhè
送比部孫郎中將漕二浙
qián cháo shǐ jié yōng zhū xuān, nǎi shì jūn jiā xiǎo zhuàng yuán.
前朝使節擁朱軒,乃是君家小狀元。
bù dú guān zī rú lìng zǔ, gèng jiāng xué shù fù xián sūn.
不獨官資如令祖,更將學術付賢孫。
shàng gòng xuán dǎo xīn hé mǐ, xíng bù shí jīng jiù shuǐ hén.
上供旋搗新禾米,行部時驚舊水痕。
yóu biàn tiān tāi biàn guī hǎo, qiáo sōng cuì zhú mǎn qīng mén.
游遍天臺便歸好,喬松翠竹滿青門。
“游遍天臺便歸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