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隱半見如自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隱半見如自然”全詩
高堂忽爾開數幅,半隱半見如自然。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題薛判官秋溪煙竹》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薛判官秋溪煙竹》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深墨畫竹竹明白,
淡墨畫竹竹帶煙。
高堂忽爾開數幅,
半隱半見如自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溪邊煙竹的畫卷。詩人通過墨畫表現了竹子的不同形態和意境。深墨畫出的竹子清晰明亮,而淡墨畫出的竹子則帶有一絲煙霧的意味。在高堂里,突然展開了幾幅畫作,畫中的竹子半隱半現,仿佛自然而然地存在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筆觸描繪了秋天溪邊的煙竹景象。通過對竹子的墨畫描繪,詩人表達了竹子的不同狀態和氛圍。深墨畫出的竹子明亮清晰,反映了竹子的本真和堅韌;而淡墨畫出的竹子帶有煙霧,給人以朦朧的感覺,增添了一絲幽靜和神秘的氛圍。整首詩以簡短的語句勾勒出了畫作的場景,以及畫中竹子的神韻。最后兩句描述了高堂突然展開數幅畫作,畫中的竹子半隱半現,仿佛自然而然地存在著,給人以一種恍若置身畫中的感覺。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秋日溪邊景象,使人感受到竹子帶來的靜謐和意境。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藝術表達的能力,同時也讓人產生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沉思。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
“半隱半見如自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uē pàn guān qiū xī yān zhú
題薛判官秋溪煙竹
shēn mò huà zhú zhú míng bái, dàn mò huà zhú zhú dài yān.
深墨畫竹竹明白,淡墨畫竹竹帶煙。
gāo táng hū ěr kāi shù fú, bàn yǐn bàn jiàn rú zì rán.
高堂忽爾開數幅,半隱半見如自然。
“半隱半見如自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