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搖搖波浪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塔搖搖波浪間”全詩
天邊幡影因心動,堂上潮音到海還。
我拔一毛猶自苦,師除雙臂信如閒。
中流莫怪頻回首,直到江南始見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龜山寺》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龜山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塔搖搖波浪間,
幾多舟楫望禪關。
天邊幡影因心動,
堂上潮音到海還。
我拔一毛猶自苦,
師除雙臂信如閒。
中流莫怪頻回首,
直到江南始見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龜山寺的景色和禪修的境界。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在龜山寺的修行之旅中所體驗到的種種感受和領悟。
賞析:
首句"白塔搖搖波浪間"描繪了龜山寺的白色塔樓在波浪中搖搖欲墜的景象,給人以壯觀的視覺印象。接下來的"幾多舟楫望禪關"表達了許多人乘船來到這里,向龜山寺進發,希望在禪修中找到寧靜和心靈的歸宿。
第三句"天邊幡影因心動,堂上潮音到海還"傳達了詩人內心的觸動和共鳴。禪修者的心靈動搖產生了遙遠天邊的幡影,而禪堂的鐘聲則傳到了大海中,這些都象征著禪修的境界和內心的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我拔一毛猶自苦,師除雙臂信如閒"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修行的痛苦與師父的教誨。詩人通過自我反省,意識到修行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但同時也相信師父的教誨會幫助他擺脫紛擾,獲得內心的寧靜。
最后兩句"中流莫怪頻回首,直到江南始見山"表達了詩人在修行過程中的堅持和追求。詩人告誡自己在修行的途中不要頻繁回首,要堅持向前,直到達到江南地區才能真正見到山巒的美景,這里的"山"也可以視為心靈的歸宿。
《龜山寺》這首詩詞通過精煉的語言和意象,描繪了禪修者在龜山寺的心境和修行過程中的起伏與感悟,表達了對于心靈寧靜和修行境界的追求,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禪宗的崇尚和向往。
“白塔搖搖波浪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shān sì
龜山寺
bái tǎ yáo yáo bō làng jiān, jǐ duō zhōu jí wàng chán guān.
白塔搖搖波浪間,幾多舟楫望禪關。
tiān biān fān yǐng yīn xīn dòng, táng shàng cháo yīn dào hǎi hái.
天邊幡影因心動,堂上潮音到海還。
wǒ bá yī máo yóu zì kǔ, shī chú shuāng bì xìn rú xián.
我拔一毛猶自苦,師除雙臂信如閒。
zhōng liú mò guài pín huí shǒu, zhí dào jiāng nán shǐ jiàn shān.
中流莫怪頻回首,直到江南始見山。
“白塔搖搖波浪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