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薊北望車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南薊北望車塵”全詩
身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衛臣。
對榻夢魂思共得,據鞍吟嘯喜相親。
驛亭處處逢花發,疑是春光解送人。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和同使鄭內藏見始之作》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同使鄭內藏見始之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仗節傳呼出紫宸,
燕南薊北望車塵。
身為五郡循良守,
家是三朝宿衛臣。
對榻夢魂思共得,
據鞍吟嘯喜相親。
驛亭處處逢花發,
疑是春光解送人。
譯文:
攜帶使命的傳令驅離紫宸,
望著車塵往燕山南和薊北而去。
作為五郡的循良守臣,
家族是三朝的宿衛之人。
在床榻上,夢魂思念相得益彰,
駐足于馬鞍之上吟唱,喜悅相擁。
驛亭的每個地方都遇到盛開的花朵,
懷疑這是春光為送別而開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作為使者與鄭內藏會面的情景。首先,作者提到自己攜帶著皇帝的命令離開紫宸(皇宮),望著車塵往燕山南和薊北而去,暗示了他的使命是遠程的,需要跋山涉水。接著,作者自稱為五郡的循良守臣,家族世代為朝廷效力,顯示了他們的家族忠誠和守衛國家的責任感。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喜悅。他在床榻上思念著家人,與他們有著共同的夢想與理想。據鞍吟嘯,表達了他在馬上吟詠歌唱的喜悅,也展現了他對文學藝術的熱愛。驛亭處處逢花發,暗示著春天的美好景色,將旅途的辛勞與疲憊撫慰,仿佛春光在送行般熱情地迎接他。
整首詩描繪了作者作為使者的心境和感受,表現了他對家族和國家的忠誠,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賞。同時,通過對春光送行的描寫,也寓意著離別和辛勞之后的希望和喜悅。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才華,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境遇。
“燕南薊北望車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óng shǐ zhèng nèi cáng jiàn shǐ zhī zuò
和同使鄭內藏見始之作
zhàng jié chuán hū chū zǐ chén, yàn nán jì běi wàng chē chén.
仗節傳呼出紫宸,燕南薊北望車塵。
shēn wéi wǔ jùn xún liáng shǒu, jiā shì sān cháo sù wèi chén.
身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衛臣。
duì tà mèng hún sī gòng dé, jù ān yín xiào xǐ xiāng qīn.
對榻夢魂思共得,據鞍吟嘯喜相親。
yì tíng chǔ chù féng huā fā, yí shì chūn guāng jiè sòng rén.
驛亭處處逢花發,疑是春光解送人。
“燕南薊北望車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