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爐聽雪坐蒲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爐聽雪坐蒲團”全詩
未辦貂裘走南陌,肯來高處一憑欄。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是宋代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爐聽雪坐蒲團,
長笑詩人不耐寒。
未辦貂裘走南陌,
肯來高處一憑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詩人坐在蒲團上,靠著竹爐,聆聽著飄落的雪花。盡管冷風肆虐,但詩人心境愉悅,不為嚴寒所動,甚至長笑出聲。詩人表示自己并沒有尋求奢華的貂裘,而是選擇在南陌(指鄉間小路)漫步。他寧愿來到這高處,倚著欄桿凝望遠方。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日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表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情懷。竹爐、蒲團、聽雪等元素營造出溫馨宜人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雅致生活的追求。詩人的長笑代表了他內心的寬慰和豁達,不受外界寒冷的干擾,表達了他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態度。詩人拒絕了奢華的貂裘,選擇了在南陌漫步,顯示出他追求簡樸自然的品味。最后,詩人站在高處憑欄遠眺,展現了他的遠大志向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心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遠大志向的情感。這種寧靜和超脫的心態,使人感受到一種恬淡和寧靜的美感,同時也啟發人們珍惜自然、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思考。
“竹爐聽雪坐蒲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gōng zhí tí mǐ yuán huī huà zhóu
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
zhú lú tīng xuě zuò pú tuán, cháng xiào shī rén bù nài hán.
竹爐聽雪坐蒲團,長笑詩人不耐寒。
wèi bàn diāo qiú zǒu nán mò, kěn lái gāo chù yī píng lán.
未辦貂裘走南陌,肯來高處一憑欄。
“竹爐聽雪坐蒲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