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真不奈風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悠悠真不奈風塵”全詩
舉觴契闊又千里,同社凄涼無幾人。
濯濯未妨如月柳,悠悠真不奈風塵。
海門應去蓬萊近,我欲乘桴試問津。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送呂令防赴海門宰》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呂令防赴海門宰》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閣山扉舊卜鄰,
竹陰花徑每情親。
舉觴契闊又千里,
同社凄涼無幾人。
濯濯未妨如月柳,
悠悠真不奈風塵。
海門應去蓬萊近,
我欲乘桴試問津。
中文譯文:
偏僻的山間小屋,曾經與鄰居互相預測命運,
竹陰下的花徑,每每引發深情。
舉起酒杯,我們心意相通,盡管相隔千里,
同在一個社區,卻感到荒涼,幾乎沒有人。
清新的景色并沒有受到塵世的干擾,
悠然自得,不受塵埃的困擾。
海門應該近在眼前,就像蓬萊仙境一樣,
我想乘著小船試探一下津門之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呂令防離開的送別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人情淡薄、社交凋零的感慨。
詩中的野閣山扉和竹陰花徑,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山間小屋,與鄰居相互傾訴、互相關懷的情境。詩人通過舉杯共飲來表達他們之間的情誼,盡管身處千里之遙,但他們在心靈上相互契合。
詩句中的同社凄涼無幾人,折射出社交圈子的冷清和疏離感。詩人感嘆在這個社區中,能夠真正相知相惜的人寥寥無幾,這讓他感到孤寂。
詩人以如月柳的清新自然和悠悠不受塵埃困擾的意象,表達了他對世俗浮躁的厭倦和對清幽自在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期望,他希望能夠乘船前往海門,離蓬萊仙境更近一些,試探一下未知的津門之地,展望新的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時通過自然景物和人情社交的對比,展示了對世俗紛擾的疏離和對自由寧靜的向往。這種對友情、人情和自然的思考和表達,體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哲理思維。
“悠悠真不奈風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ǚ lìng fáng fù hǎi mén zǎi
送呂令防赴海門宰
yě gé shān fēi jiù bo lín, zhú yīn huā jìng měi qíng qīn.
野閣山扉舊卜鄰,竹陰花徑每情親。
jǔ shāng qì kuò yòu qiān lǐ, tóng shè qī liáng wú jǐ rén.
舉觴契闊又千里,同社凄涼無幾人。
zhuó zhuó wèi fáng rú yuè liǔ, yōu yōu zhēn bù nài fēng chén.
濯濯未妨如月柳,悠悠真不奈風塵。
hǎi mén yīng qù péng lái jìn, wǒ yù chéng fú shì wèn jīn.
海門應去蓬萊近,我欲乘桴試問津。
“悠悠真不奈風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