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柳已高丹檻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種柳已高丹檻外”全詩
重來身忝二千石,老去心驚十九年。
種柳已高丹檻外,栽花猶占綠窗前。
不堪紗發紛垂領,還愧青春令尹賢。
分類:
作者簡介(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存詞80余首。
《再至凌風亭》韓元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再至凌風亭》
朝代:宋代
作者:韓元吉
目盡西風落照邊,
危亭負景故依然。
重來身忝二千石,
老去心驚十九年。
種柳已高丹檻外,
栽花猶占綠窗前。
不堪紗發紛垂領,
還愧青春令尹賢。
中文譯文:
西風吹落夕陽天邊,
危亭背負著昔日景色仍然。
重回來,身份卑微如二千石官,
歲月流逝,心中驚慌已有十九年。
種柳樹已長高過丹檻之外,
栽花依然在綠窗前占據一席之地。
不堪忍受發絲凌亂垂在領口,
還自愧青春不如當年的令尹賢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再至凌風亭》是宋代文人韓元吉創作的作品。詩人通過描述凌風亭的景色和自身的境遇,抒發了對光陰流逝和時光荏苒的感慨,以及對青春逝去和年華易老的憂慮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景色和凌風亭的現狀,西風落照,亭子依然屹立,卻背負著昔日的輝煌景象,暗示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的身份和境遇,他重回凌風亭,但卻只身忝居二千石之位,這是一個低微的官職。他感嘆自己老去的心已經驚慌了整整十九年,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驚恐和無奈之情。
后兩句通過描繪栽植柳樹和花朵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去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對青春的追憶。然而,詩人卻感到不堪忍受頭發凌亂、領口處布滿皺紋的自己,羞愧地與當年的青春令尹賢相比較。
整首詩以凌風亭作為背景,通過景物的描寫和自身的境遇,抒發了對時光流逝、青春逝去以及年華易老的深深憂慮之情。詩人對自身的境遇感到惆悵,對過去的美好事物和年輕時的自己產生了無盡的懷念和自愧。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種柳已高丹檻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zhì líng fēng tíng
再至凌風亭
mù jǐn xī fēng luò zhào biān, wēi tíng fù jǐng gù yī rán.
目盡西風落照邊,危亭負景故依然。
chóng lái shēn tiǎn èr qiān dàn, lǎo qù xīn jīng shí jiǔ nián.
重來身忝二千石,老去心驚十九年。
zhǒng liǔ yǐ gāo dān kǎn wài, zāi huā yóu zhàn lǜ chuāng qián.
種柳已高丹檻外,栽花猶占綠窗前。
bù kān shā fā fēn chuí lǐng, hái kuì qīng chūn lìng yǐn xián.
不堪紗發紛垂領,還愧青春令尹賢。
“種柳已高丹檻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