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升吐策但平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仲升吐策但平平”全詩
頭顱四十已自揣,空負林宗裁鑒明。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鄭邦達主簿五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鄭邦達主簿五絕》是宋代詩人黃公度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長倩抱關真碌碌,
仲升吐策但平平。
頭顱四十已自揣,
空負林宗裁鑒明。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黃公度對自己的人生和成就的反思。詩中提到了兩個人物的名字,長倩和仲升,他們代表了一種優秀和平庸的對比。長倩是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但他深藏不露,默默無聞;而仲升則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他的才能和成就也只是平平無奇。作者通過對比這兩個人物,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自省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對自己人生價值和成就的思考。首句中的"長倩抱關真碌碌",抱關指的是謙虛謹慎地保持低調,真碌碌表示長倩真實的才華默默無聞。這句話呈現出一種優秀人才晦澀無聞的現實,也折射出作者內心對于才華被埋沒的無奈。
接下來的"仲升吐策但平平",仲升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吐策(提出自己的見解)卻只是平平無奇。這句話揭示了普通人的平庸和缺乏突破的局限,與長倩相對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三句"頭顱四十已自揣",表達了作者在四十歲時對自己的人生成就感到失望和自責。四十歲是一個人成熟的年齡,作者認為自己在這個年紀已經沒有太多的成就和突破,這種感嘆和自責通過"自揣"一詞表達得深刻而直接。
最后一句"空負林宗裁鑒明",林宗裁是一個文學家,鑒明表示明察事理、有眼光。這句話意味著作者認為自己雖然有才華,但卻未能得到文學家林宗裁的賞識和認可,從而使得自己的才華被浪費。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五言絕句形式,通過對比和自省,傳達了作者對于自己人生的不滿和反思。詩中蘊含著對于人生價值、才華埋沒和時機錯失的深刻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和自我價值的思索。
“仲升吐策但平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bāng dá zhǔ bù wǔ jué
和鄭邦達主簿五絕
zhǎng qiàn bào guān zhēn lù lù, zhòng shēng tǔ cè dàn píng píng.
長倩抱關真碌碌,仲升吐策但平平。
tóu lú sì shí yǐ zì chuāi, kōng fù lín zōng cái jiàn míng.
頭顱四十已自揣,空負林宗裁鑒明。
“仲升吐策但平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