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咽泉流萬仞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嗚咽泉流萬仞峰”全詩
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題分水嶺兩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分水嶺兩絕》是宋代黃公度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嗚咽泉流萬仞峰,
斷腸從此各西東。
誰知不作多時別,
依舊相逢滄海中。
詩意:
詩人描繪了一個壯麗的景象,泉水從高聳萬仞的山峰中奔涌而出。詩詞的情感主題是分離和重逢。詩人的心情被描繪為斷腸之痛,從此分道揚鑣,各自向西和向東分離。然而,誰能預料到分別并不會持續很久,他們仍會在遼闊的滄海中再次相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觀,以及表達情感的主題,展現出作者的才華和藝術魅力。詩詞以"嗚咽泉流萬仞峰"開篇,形象地描繪了泉水從高山峰頂奔涌而下的景象,使讀者感受到壯麗的自然景觀。
接著,詩人用"斷腸"一詞表達了分離的痛苦和悲傷。這種劇烈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然而,詩人在表達分離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慰藉,因為他暗示著分別并不是永久的,他們仍有機會在廣袤的滄海中再次相逢。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情感主題的巧妙描繪,作者喚起了讀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共鳴。這首詩詞充滿了離別與重逢的情感起伏,使人們對生命中的離別和重逢有著更深刻的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生命和情感的獨特領悟,使讀者在賞識詩詞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
“嗚咽泉流萬仞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fēn shuǐ lǐng liǎng jué
題分水嶺兩絕
wū yè quán liú wàn rèn fēng, duàn cháng cóng cǐ gè xī dōng.
嗚咽泉流萬仞峰,斷腸從此各西東。
shéi zhī bù zuò duō shí bié, yī jiù xiāng féng cāng hǎi zhōng.
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
“嗚咽泉流萬仞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