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糧山下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裹糧山下約”全詩
琴尊閑院落,花柳暗村墟。
行樂真聊爾,論交莫后予。
裹糧山下約,來往未應疏。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次云見過留宿有詩因賡其韻二首》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云見過留宿有詩因賡其韻二首》是宋代黃公度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黃公度對離別的悵惜之情和對詩歌創作的狂熱追求。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留宿過后,我因賡其韻寫下了以下兩首詩。
惜別之情無法言喻,狂吟之意依然不減。
琴聲在寧靜的院落里回蕩,花草和柳樹在暗暗的村墟間搖曳。
歡樂的時光真是短暫而寶貴,與朋友們的交談不可復得。
我們約定在山下交換口糧,往來之間不會疏遠。
詩意:
《次云見過留宿有詩因賡其韻二首》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懷念之情以及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詩人在離別后寫下這兩首詩,表達了他對別離的遺憾和無法言喻的情感。他借助琴聲、花草和柳樹等意象,描繪了寧靜的院落和暗暗的村墟,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他歡樂的時光如此短暫,與朋友們的交談也難以持久,因此他與朋友約定在山下相會,以保持聯系與友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別離的情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詩人通過對琴聲、花草和柳樹等景物的描繪,構建出寧靜的院落和暗暗的村墟的意境,營造出一種離別的凄涼情感。詩人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對歡樂時光的珍惜。他與朋友們的交談雖然無法持久,卻希望通過山下的約定來保持聯系,展現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流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詩歌創作的狂熱追求,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裹糧山下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ún jiàn guò liú sù yǒu shī yīn gēng qí yùn èr shǒu
次云見過留宿有詩因賡其韻二首
xī bié qíng wú lài, kuáng yín yì yǒu yú.
惜別情無賴,狂吟意有馀。
qín zūn xián yuàn luò, huā liǔ àn cūn xū.
琴尊閑院落,花柳暗村墟。
xíng lè zhēn liáo ěr, lùn jiāo mò hòu yǔ.
行樂真聊爾,論交莫后予。
guǒ liáng shān xià yuē, lái wǎng wèi yīng shū.
裹糧山下約,來往未應疏。
“裹糧山下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