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眉桃臉競時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眉桃臉競時節”全詩
一官得失不相補,萬事乘除只自知。
年去年來供屈指,嶺南嶺北入支頤。
柳眉桃臉競時節,難遣東風染鬢絲。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立春日有感》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春日有感》是宋代詩人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歸來已三次,遠在天涯仍賦春詩。
世間官職得失無法彌補,萬事得失只有自己明白。
歲月匆匆,來去如梭,南方北方都已領略。
柳眉桃臉爭相綻放,東風也難染鬢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立春的感悟和思考。立春是春天的開始,詩人在這個時刻感嘆春天的循環已經三次來臨,但他所思念的人卻還未歸來。他身處天涯,仍然寫下了關于春天的詩歌。詩人認為在世間,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其他方面,得失是無法完全彌補的,只有自己最清楚其中的滋味。歲月如梭,轉瞬即逝,詩人已經游歷過南方和北方,領略了不同地方的春景。柳眉和桃臉的美麗在這個時節競相綻放,但東風卻無法染染詩人的鬢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立春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得失的思考。立春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標志著春天的開始,而詩人在這個時刻感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詩人在天涯追尋春天的身影,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他深知官場得失無法彌補,世事變幻,只有自己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詩中的歲月匆匆,南方北方的游歷,以及柳眉桃臉的形容,都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生的變遷。最后,詩人以東風無法染鬢絲來抒發對歲月流轉和人事已非的感慨,表達了對時光逝去的無奈和對青春的留戀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變遷和人生的感悟,通過對時光流轉和個人經歷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嘆。整首詩意境優美,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得失的深刻思考,同時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和個人情感的交融,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柳眉桃臉競時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rì yǒu gǎn
立春日有感
sān jiàn chūn guī rén wèi guī, tiān yá yī jiù fù chūn shī.
三見春歸人未歸,天涯依舊賦春詩。
yī guān dé shī bù xiāng bǔ, wàn shì chéng chú zhǐ zì zhī.
一官得失不相補,萬事乘除只自知。
nián qù nián lái gōng qū zhǐ, lǐng nán lǐng běi rù zhī yí.
年去年來供屈指,嶺南嶺北入支頤。
liǔ méi táo liǎn jìng shí jié, nán qiǎn dōng fēng rǎn bìn sī.
柳眉桃臉競時節,難遣東風染鬢絲。
“柳眉桃臉競時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