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門巷柳蕭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風門巷柳蕭蕭”全詩
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送彭仲訥往合肥三首》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彭仲訥往合肥三首》是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送別友人彭仲訥離開家鄉赤欄橋前往合肥的情景。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彭仲訥往合肥三首
我家曾住赤欄橋,
鄰里相過不寂寥。
君若到時秋已半,
西風門巷柳蕭蕭。
中文譯文:
我家曾住在赤欄橋,
鄰里相互往來,不感寂寥。
如果你到達時已是秋天的中旬,
微風吹過門巷,柳樹沙沙作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送別友人的場景。首句描述了作者家曾經居住的地方——赤欄橋,這里曾經是鄰里親近、熱鬧非凡的地方。第二句以“鄰里相過”來形容鄰居們之間的頻繁往來,表達了一種親密的感情和熱鬧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則展示了離別時的季節和氛圍。詩人說:“君若到時秋已半”,意思是如果你到達時已是秋天的中旬,這里的天氣涼爽,秋意漸濃。最后一句以“西風門巷柳蕭蕭”作為結尾,形象地描繪出微風吹過門巷時柳樹發出的聲音,給人一種深秋的蕭瑟之感。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通過描寫家鄉的赤欄橋和鄰里的熱鬧,以及秋天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開的惋惜之情。詩詞中所展現的場景和情感,使人們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離別的淡淡憂傷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家鄉和親人之間溫暖關系的回憶和思考。
“西風門巷柳蕭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ng zhòng nè wǎng hé féi sān shǒu
送彭仲訥往合肥三首
wǒ jiā céng zhù chì lán qiáo, lín lǐ xiāng guò bù jì liáo.
我家曾住赤欄橋,鄰里相過不寂寥。
jūn ruò dào shí qiū yǐ bàn, xī fēng mén xiàng liǔ xiāo xiāo.
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
“西風門巷柳蕭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