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使人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唱使人愁”全詩
玉琴虛素月,金劍落清秋。
野鹿知隨草,饑鷹故上韝。
風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答沈器之二首》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沈器之二首》是姜夔創作的宋代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江漢之景為主題,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漢乘流客,乾坤不擊舟。
江漢是指江水和漢水,乘流客即指乘船游覽江漢之地的旅客。乾坤不擊舟則表示江水和漢水的浩渺渾濁之勢不會撞擊船只。這兩句詩以江漢之水為背景,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無窮。
玉琴虛素月,金劍落清秋。
玉琴和素月都是婉約的象征,金劍和清秋則代表了堅強和寒冷。這兩句詩以音樂和景色的形象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堅忍不拔的品質的贊美。
野鹿知隨草,饑鷹故上韝。
野鹿隨著草的生長而自然而然地行動,饑鷹則為了覓食而騰空而起。這兩句詩以自然界的動物行為來比喻人生的順從和努力,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力的贊美。
風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風流大堤曲指的是大堤的曲線優美,一唱使人愁則暗示了其中的哀愁和離別之情。這兩句詩以自然景觀和音樂來描繪人生的悲歡離合,表達了對生活的痛苦和無奈的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漢之景的描繪,以及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婉約的意象和寓意深遠的修辭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生物行為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一唱使人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shěn qì zhī èr shǒu
答沈器之二首
jiāng hàn chéng liú kè, qián kūn bù jī zhōu.
江漢乘流客,乾坤不擊舟。
yù qín xū sù yuè, jīn jiàn luò qīng qiū.
玉琴虛素月,金劍落清秋。
yě lù zhī suí cǎo, jī yīng gù shàng gōu.
野鹿知隨草,饑鷹故上韝。
fēng liú dà dī qū, yí chàng shǐ rén chóu.
風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一唱使人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