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鐵馬小回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紛紛鐵馬小回旋”全詩
若使英雄知□事,不教兒女戲燈前。
分類: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觀燈口號》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燈口號》是宋代詩人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紛紛鐵馬小回旋,
幻出曹公大戰年。
若使英雄知□事,
不教兒女戲燈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觀賞燈籠的場景,同時借用了歷史典故,表達了對英雄事跡的向往,并對當時兒童過于玩樂而忽視歷史教育的現象提出了批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燈籠游行的熱鬧場景,展示了人們歡慶佳節的喜悅氛圍。詩中的"紛紛鐵馬小回旋"形象描繪了燈籠在夜空中飛舞的景象,給人一種熱鬧、喧鬧的感覺。"幻出曹公大戰年"則暗示了燈籠的形狀和圖案可能以歷史故事為題材,其中曹公指的是三國時期的曹操,這句話通過典故的引用,使詩詞更具歷史感和文化內涵。
接下來的兩句"若使英雄知□事,不教兒女戲燈前"則表達了詩人對于年幼的兒童應該接受歷史教育的期望。詩人認為,如果能讓英雄們了解自己的歷史事跡,他們就不會讓兒女在燈籠前玩耍,而是將他們的關注重心放在學習歷史上。這種對兒童教育的思考和期望,體現了作者對于社會教育的關注和呼吁。
《觀燈口號》以簡短的文字描繪了燈籠游行的場景,通過歷史典故和對兒童教育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對于教育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喜慶的氛圍,又蘊含了深刻的思考,使人在欣賞燈籠的同時,思考社會教育的問題。
“紛紛鐵馬小回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dēng kǒu hào
觀燈口號
fēn fēn tiě mǎ xiǎo huí xuán, huàn chū cáo gōng dà zhàn nián.
紛紛鐵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戰年。
ruò shǐ yīng xióng zhī shì, bù jiào ér nǚ xì dēng qián.
若使英雄知□事,不教兒女戲燈前。
“紛紛鐵馬小回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