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齋去國艮齋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省齋去國艮齋老”全詩
試數諸公有名者,廬陵那得兩誠齋。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役誠齋》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役誠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過。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開故鄉、遠離知交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役誠齋》的中文譯文:
役齋離去故鄉老,
不僅宣尼嘆才無。
試數群公享盛名,
廬陵何處有二齋。
《役誠齋》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號“役誠齋”為題,表達了作者劉過離開故鄉、離開親友的感慨之情。詩中提到了他離開的齋室和老家,表達了作者的離愁別緒。
首句“役齋離去故鄉老”,表明作者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和齋室。齋室是學者讀書寫字的地方,也是他們修養身心的地方。這里的“離去故鄉老”暗示著作者離開了家鄉,離開了他熟悉的環境和人情,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接下來的兩句“不僅宣尼嘆才無,試數群公享盛名”,在表達作者的孤寂之余,也顯露出他對那些享有盛名的文人的羨慕之情。宣尼是指孔子,他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圣人之一。作者以自謙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無才之感,同時也揭示了對那些有名望的文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廬陵何處有二齋”,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廬陵是劉過的故鄉,他在遠離的地方沒有找到與故鄉相似的齋室,暗示著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和對家鄉文化的珍視。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離鄉背井、思鄉之情。通過對離別、孤寂和思念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故鄉的眷戀。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情感,既表達了作者自身的體驗,又切中讀者的情感共鳴,使人們能夠體味到離鄉背井的苦楚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省齋去國艮齋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chéng zhāi
役誠齋
shěng zhāi qù guó gěn zhāi lǎo, bù dú xuān ní tàn fá cái.
省齋去國艮齋老,不獨宣尼嘆乏才。
shì shù zhū gōng yǒu míng zhě, lú líng nà de liǎng chéng zhāi.
試數諸公有名者,廬陵那得兩誠齋。
“省齋去國艮齋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