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課經猶未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晚課經猶未了”全詩
日晚課經猶未了,閉門先點佛前燈。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谷庵》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谷庵》是宋代詩人劉過的作品。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穹廬架屋石崚嶒,
香火西風只一僧。
日晚課經猶未了,
閉門先點佛前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位于山谷中的谷庵,一位孤獨的僧侶在清晨和黃昏時點亮佛前的燈,默默地誦讀佛經。詩人通過山谷中的僧侶和佛前的燈,表達了寂靜、寧靜和虔誠的氛圍。詩中透露出對修行者生活的贊美和對禪宗精神的崇敬。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虔誠的景象。"穹廬架屋石崚嶒"一句描繪了谷庵的簡陋和質樸,使人感受到僧侶的清苦和與世隔絕的生活。"香火西風只一僧"一句表達了僧侶的孤獨和寂寞,他是這個山谷中唯一的修行者。"日晚課經猶未了,閉門先點佛前燈"這兩句表現了僧侶日常生活的情景,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都專心致志地誦讀佛經,用點燃燈火的儀式開啟修行的旅程。
整首詩以簡練的形式表達了禪宗修行者的虔誠和寂靜。通過山谷中的僧侶和佛前的燈,詩人傳達了對禪宗生活方式的推崇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這首詩在簡短的文字中展現出了禪宗的精神境界,讓人感受到靜心修行的美好與意義。
“日晚課經猶未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qīng tán lǚ zī yì pán gǔ jué gǔ ān
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谷庵
qióng lú jià wū shí léng céng, xiāng huǒ xī fēng zhǐ yī sēng.
穹廬架屋石崚嶒,香火西風只一僧。
rì wǎn kè jīng yóu wèi liǎo, bì mén xiān diǎn fú qián dēng.
日晚課經猶未了,閉門先點佛前燈。
“日晚課經猶未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