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雖永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明雖永絕”全詩
挽留嘗一粥,契闊已三年。
老去無新得,書來每自鞭。
幽明雖永絕,凜若在吾前。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呂居仁挽詞三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居仁挽詞三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組詩詞。這組詩詞表達了對呂居仁的懷念和情感的流露。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詞一
江左欣初見,傾輸便豁然。
挽留嘗一粥,契闊已三年。
這首詩詞中,作者表達了他在江左地區欣賞到呂居仁的才華和魅力時的喜悅之情。他傾盡一切,心境頓時開闊。而在與呂居仁相處的三年里,作者曾盡力挽留呂居仁,就像品嘗一碗珍貴的粥一樣,但他們的契約關系已經持續了三年。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呂居仁的感激之情和對他們之間關系的珍視。作者通過"江左欣初見"和"傾輸便豁然"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他初次見到呂居仁時的喜悅和感動之中。同時,描述作者為了保持他們之間的關系所做的努力,以及這段關系持續了三年的時光。
挽詞二
老去無新得,書來每自鞭。
幽明雖永絕,凜若在吾前。
這首詩詞中,作者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呂居仁的思念之情。他感嘆自己在年老時無法獲得新的收獲,每次收到呂居仁來信時都像是在鞭打自己一樣。盡管他們相隔遙遠,不能再見面,但呂居仁的存在在作者心中依舊堅定而真實。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無奈。"老去無新得"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時無法再獲得新的體驗和收獲的感慨。"書來每自鞭"則是用比喻的手法,將呂居仁來信帶來的思念之情形容為鞭打,強調了作者內心深處對呂居仁的思念之痛。盡管他們不能再相見,但呂居仁在作者心中的存在依然強烈而真實。
挽詞三
幽明雖永絕,凜若在吾前。
這首詩詞是最后一首,它以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呼應了前兩首的情感。盡管呂居仁和作者相隔遙遠,無法再相見,但他的存在在作者的心中永遠凜然如在面前。
這首詩詞通過"幽明雖永絕"的描述,表達了呂居仁和作者之間時空的隔閡和無法再相見的悲哀,但"凜若在吾前"則表明呂居仁的存在在作者心中永不減弱,仍然如同當初相見時一樣真切。
“幽明雖永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jū rén wǎn cí sān shǒu
呂居仁挽詞三首
jiāng zuǒ xīn chū jiàn, qīng shū biàn huò rán.
江左欣初見,傾輸便豁然。
wǎn liú cháng yī zhōu, qì kuò yǐ sān nián.
挽留嘗一粥,契闊已三年。
lǎo qù wú xīn dé, shū lái měi zì biān.
老去無新得,書來每自鞭。
yōu míng suī yǒng jué, lǐn ruò zài wú qián.
幽明雖永絕,凜若在吾前。
“幽明雖永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