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瀰吞眾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瀰瀰吞眾流”出自宋代劉子翚的《潭溪十詠》,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mí mí tūn zhòng liú,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瀰瀰吞眾流”全詩
《潭溪十詠》
蓮池一畝余,瀰瀰吞眾流。
花繁不近堤,欲往無方舟。
不及池中魚,隨波自沈浮。
花繁不近堤,欲往無方舟。
不及池中魚,隨波自沈浮。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潭溪十詠》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潭溪十詠·蓮池》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蓮池面積只有一畝多,水波漣漪不斷流動。蓮花繁盛得無法靠近堤岸,如果想去,也沒有船只可乘。蓮池中的魚兒不如意,隨著水波自由地沉浮。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蓮池的景象,通過描繪蓮花的繁盛和水中魚兒的自由,展現了自然界的生動與活潑。詩中的蓮池給人以寧靜、清幽的感覺,同時也透露著一絲無奈和遺憾。蓮花繁盛得無法靠近堤岸,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常常難以觸及,讓人產生一種向往和無奈之情。欲往無方舟,則暗示著無法實現心中的愿望。而詩中的魚兒隨波自沉浮,則表達了一種無求無欲的心態,以及對自然的隨遇而安的態度。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相結合,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讓人聯想到人生的無常和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與無奈。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以情感為靈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世界的敏銳觀察。
“瀰瀰吞眾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 xī shí yǒng
潭溪十詠
lián chí yī mǔ yú, mí mí tūn zhòng liú.
蓮池一畝余,瀰瀰吞眾流。
huā fán bù jìn dī, yù wǎng wú fāng zhōu.
花繁不近堤,欲往無方舟。
bù jí chí zhōng yú, suí bō zì shěn fú.
不及池中魚,隨波自沈浮。
“瀰瀰吞眾流”平仄韻腳
拼音:mí mí tūn zhòng liú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瀰瀰吞眾流”的相關詩句
“瀰瀰吞眾流”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瀰瀰吞眾流”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瀰瀰吞眾流”出自劉子翚的 《潭溪十詠·蓮池》,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