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燕閒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樂燕閒居”全詩
不為簪紱累,常樂燕閒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書。
天胡奪楊綰,素業未全攄。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胡文定公挽詩三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胡文定公挽詩三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今代儒林伯,
聲名舊藹如。
不為簪紱累,
常樂燕閒居。
第二首:
悟主承三接,
尊王著一書。
天胡奪楊綰,
素業未全攄。
第三首:
靜夜倚云窗,
疏鐘聽砧杵。
念歸不忍曉,
月明河上路。
詩意和賞析:
這組詩詞以挽詩的形式表達了對胡文定公的哀悼和贊頌之情。胡文定公是當時儒林中備受推崇的人物,他的名聲如昔日般輝煌。然而,他并不為官位和榮譽所累,寧愿常樂于燕居自在的生活。
第二首詩表達了胡公對儒學的領悟和傳承,他虔誠地承擔起了傳承先賢智慧的責任,并著書立說,以表達對尊貴王室的敬意。然而,天命之禍導致了他的生命被奪取,他的事業未能完全實現。
第三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夜晚景象,詩人倚著云窗,遠離喧囂,靜靜聆聽著疏鐘和砧杵的聲音。他思念歸鄉的心情難以割舍,寧愿在明亮的月光下,再也不忍心離開這條河邊的道路。
這組詩詞通過贊美胡文定公的品德和儒學成就,表達了對他的深深懷念和敬意。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細膩地描繪了對胡公的悼念之情,以及對寧靜自在生活和歸鄉之情的渴望。整體上,這組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個體品德和精神境界的推崇,以及對于安寧和歸屬感的向往。
“常樂燕閒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wén dìng gōng wǎn shī sān shǒu
胡文定公挽詩三首
jīn dài rú lín bó, shēng míng jiù ǎi rú.
今代儒林伯,聲名舊藹如。
bù wéi zān fú lèi, cháng lè yàn xián jū.
不為簪紱累,常樂燕閒居。
wù zhǔ chéng sān jiē, zūn wáng zhù yī shū.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書。
tiān hú duó yáng wǎn, sù yè wèi quán shū.
天胡奪楊綰,素業未全攄。
“常樂燕閒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