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興何由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興何由盡”全詩
涼飆思有無,虛檐動蕭森。
此興何由盡,移床入翠陰。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潭溪十詠·涼陰軒》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潭溪十詠·涼陰軒》
朝代:宋代
作者:劉子翚
《潭溪十詠·涼陰軒》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為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窗何所見,疏竹雜遙岑。
涼飆思有無,虛檐動蕭森。
此興何由盡,移床入翠陰。
詩意:
《潭溪十詠·涼陰軒》描繪了一個涼爽的夏日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清涼的向往和思考人生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北窗為視角,描繪了北窗所見景象。北窗是詩人的視覺窗口,從這個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疏竹與遙遠的山峰交織在一起。這種景象給人以寧靜、清涼的感覺。
詩中提到的涼飆,是指涼爽的微風。它使人產生思考的情感,使人對生活的有無、存在的意義產生了思考。涼飆的吹拂下,虛檐動搖,發出蕭森的聲音。這種聲音使人感受到一種空靈、涼爽的氛圍。
詩的結尾表達了一種情感和心境的轉變。詩人說這種興致和思考并沒有盡頭,于是他將床搬到了翠綠的陰涼之處。這里翠陰代表著清涼、寧靜的環境,詩人希望通過改變自己的位置來追求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以清涼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它展現了對清涼環境的向往和對生活深層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傳達出對人生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清新、寧靜的美感,展示了宋代詩人的藝術才華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此興何由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 xī shí yǒng liáng yīn xuān
潭溪十詠·涼陰軒
běi chuāng hé suǒ jiàn, shū zhú zá yáo cén.
北窗何所見,疏竹雜遙岑。
liáng biāo sī yǒu wú, xū yán dòng xiāo sēn.
涼飆思有無,虛檐動蕭森。
cǐ xìng hé yóu jǐn, yí chuáng rù cuì yīn.
此興何由盡,移床入翠陰。
“此興何由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