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與漁人更一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愿與漁人更一尋”全詩
云中采藥隨青節,洞里耕田映綠林。
直上煙霞空舉手,回經丘壟自傷心。
武陵花木應長在,愿與漁人更一尋。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馬尊師(一作送侯道士)》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馬尊師(一作送侯道士)》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南入商山松路深,
石床溪水晝陰陰。
云中采藥隨青節,
洞里耕田映綠林。
直上煙霞空舉手,
回經丘壟自傷心。
武陵花木應長在,
愿與漁人更一尋。
中文譯文:
往南進入商山,松樹的小徑很深,
溪水在石床上流淌,白天陰陰暗暗。
在云中采藥,跟著青色的節日,
在山洞里耕田,映照著綠色的林木。
直指煙霞的上方,空空地舉起雙手,
回望經過的丘陵田野,自感傷心。
武陵的花木應該仍然茂盛,
愿意和漁夫再一起尋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送別馬尊師(或侯道士)的場景。詩人描述了商山的景色和環境,以及馬尊師的歸去之行。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展現了詩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詩人通過描寫南方商山的松林、溪水和云霧,營造了一種幽靜、深遠的氛圍。詩中的“云中采藥”和“洞里耕田”表達了馬尊師追求道法、修煉心性的虔誠之心,也展現了他在自然中與人世的交融與平衡。
詩中的“直上煙霞空舉手,回經丘壟自傷心”表達了詩人對馬尊師離去的感傷之情。馬尊師的離去讓詩人感到孤寂和惋惜,他舉手向煙霞之間的天空告別,并回望馬尊師曾經的修行之地,內心自然而然地感到傷感。
最后兩句“武陵花木應長在,愿與漁人更一尋”,表達了詩人對馬尊師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希望馬尊師所倡導的道義和修行之道能夠長久傳承,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與馬尊師再次相會的愿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馬尊師的敬重和思念之情,同時展現了對道法和修行的追求。詩詞中蘊含著離情別緒、人與自然的交織與共生,以及對道義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祝福,具有唐代詩人常見的情感表達和意境營造。
“愿與漁人更一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mǎ zūn shī yī zuò sòng hóu dào shì
送馬尊師(一作送侯道士)
nán rù shāng shān sōng lù shēn, shí chuáng xī shuǐ zhòu yīn yīn.
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晝陰陰。
yún zhōng cǎi yào suí qīng jié,
云中采藥隨青節,
dòng lǐ gēng tián yìng lù lín.
洞里耕田映綠林。
zhí shàng yān xiá kōng jǔ shǒu, huí jīng qiū lǒng zì shāng xīn.
直上煙霞空舉手,回經丘壟自傷心。
wǔ líng huā mù yīng zhǎng zài, yuàn yǔ yú rén gèng yī xún.
武陵花木應長在,愿與漁人更一尋。
“愿與漁人更一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