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在爐煙未發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全在爐煙未發時”全詩
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邃老寄龍涎香二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邃老寄龍涎香二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述龍涎香的奇特魅力為主題,通過對其獨特氣味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物象的細膩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邃老寄龍涎香二首
瘴海驪龍供素沫,
蠻村花露挹清滋。
微參鼻觀猶疑似,
全在爐煙未發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龍涎香為題材,通過對其香氣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龍涎香的贊美和吟詠。首句"瘴海驪龍供素沫"以瘴海比喻龍涎香的來源,將龍涎香的珍貴與神秘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瘴海是指瘴癘盛行的地區,驪龍是指傳說中的神龍,供素沫則指龍吐出的白色液體,形容龍涎香的珍貴與稀有。
接下來的兩句"蠻村花露挹清滋"表現了龍涎香的香氣清幽而芳香,仿佛是蠻村中的花朵所散發的清新露水。這里的"蠻村"暗示了龍涎香的來源地,即偏遠的地方,使得龍涎香的價值更加顯著。
最后兩句"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則表達了作者對龍涎香的觀察和感受。詩中的"微參鼻觀"意味著作者輕輕地嗅聞,觀察龍涎香的香氣,但又不敢肯定其真實的氣味。"全在爐煙未發時"則暗示著龍涎香還未經過爐煙的熏制,因此其香氣尚未完全散發出來。這種模糊、疑似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詩意的層次。
總的來說,劉子翚通過對龍涎香獨特香氣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物象的細膩感受和對珍貴物質的贊美。詩中的意象和描寫手法巧妙地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具有詩意的氛圍,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境界。
“全在爐煙未發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lǎo jì lóng xián xiāng èr shǒu
邃老寄龍涎香二首
zhàng hǎi lí lóng gōng sù mò, mán cūn huā lù yì qīng zī.
瘴海驪龍供素沫,蠻村花露挹清滋。
wēi cān bí guān yóu yí sì, quán zài lú yān wèi fā shí.
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
“全在爐煙未發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